[鯉科]三角燈

 [鯉科]三角燈

別名:三角魚、藍三角魚,
英文名:Harlequin rasbora
學名:Trigonostigma heteromorpha (Duncker,1904)
原產地/分佈:亞洲的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成魚體長:3 - 5 cm
性格:溫和
適宜溫度:23 - 28 ℃
酸鹼度:PH 5 - 7
硬度(dGH): 4 - 12 °N
活動水層:頂層
繁殖方式:卵生
食物:以吃動物性餌料為主

介紹:藍三角魚體呈紡錘形,稍側扁,尾鰭呈叉形,體長可達5厘米,其背鰭、臀鰭、尾鰭均為紅色,並有白色的邊緣,胸鰭和腹鰭為無色透明,身體中部自腹鰭至尾鰭基部有一塊黑色的三角形圖案,因此又稱為藍三角或黑三角魚。
 
這種魚性情溫和,適宜與其它品種的小型熱帶魚混養。
 
藍三角魚對水質要求較嚴,水溫晝夜溫差不越過3攝氏度,弱酸性水為宜,必要時,還要在水中添加一些腐殖酸。
 
藍三角魚是卵生魚類,繁殖比較困難,雄魚身體較細:雌魚身體較粗壯,性成熟時,雌魚腹部比較膨脹,系列水溫以26攝氏度為宜。系列前,可先在繁殖箱里種一株吉爾吉斯草,然後將挑選好的親魚按雌:雄=1:1的比例放入,親魚放入后馬上發情,雄魚在雌魚的上方和周圍遊動,待雌魚發情準備產卵時,雄魚便在水草周圍與雌魚共同旋轉,雌魚在水草的寬葉上蹄來蹄去,並將魚卵排在水草葉的背面,魚卵有粘性,會立即粘附在水草上,雄魚則排精,使卵受精,雌魚每次排卵數粒,要重複多次才能將卵扼守,每對親魚每次可產卵80粒左右,多者可達200粒以上。產卵結束后,應立即將親魚撈出,以免它們吞食魚卵。
 
受精卵約經過30小時可孵化出幼魚,幼魚再經過30小時左右便可遊動、攝食,這時可喂以“灰水”。約10天後可改喂小型魚蟲。幼魚約需8個月達到性成熟,每年可進行多次繁殖。
 
三角魚魚鰭的顏色種類很多,有的呈玫瑰紅與藍色的混合色,與魚體顏色配合極為調和,美麗,所以很受熱帶魚飼養者的喜愛。
分享到Facebook

最新文章

技術平台: Nasthon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