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生鳉鱼概述三

 卵生鳉鱼概述三

中文名称:五线将/五线旗将
拉丁学名:Aphyosemion striatum
介绍:五线将顾名思义下,就是其身上红绿色斑点成五条纵线。旗将属(Aphyosemion)并不算是大型的将鱼,但生性温驯,可与同体型的任何酸性水质之将鱼共同饲养。与一般介绍的旗将属将鱼所不同的是,此种五线将鱼是属水族箱中层游动的品系,对于水温变化也可较耐摄氏28度以上的高温。


若以繁殖为目的,至少以3~5对种鱼,公母鱼比率尽量以1比2之数量来饲养。由于族群中竞争的影响,会相对地有效刺激对方的产产卵繁殖行为。此鱼种相当多产,成熟的公母配对种鱼,在适当喂食及群泳刺激情况下,每周约可产下150~250粒受精卵。虽属一年生将鱼,但较偏好微酸性水质及缓慢的水流。饲养的水族箱务必加盖,不喜欢过度明亮的光线。若能提供大量的墨丝或绵线团,供其躲藏或产卵之用,并定期每周取出,再以水孵法或将绵线团稍加拧干,放入塑胶袋中贮藏,经过大约5~7天的孵化期间,五线将的小鱼便可顺利孵出。 


刚孵出的小鱼,可接受无节幼虫或微虫等细小活饵。一般家庭饲养无此类活饵,也可用一般人工粉饵,或将粉状饲料磨碎投喂,小鱼苗也同样欣然接受。因属中层活动的旗将属将鱼,若以人工饵料喂食,请尽量使用可在上层浮动的干燥饲料或薄片,并仅防因饲料未吃完的水质恶化,所以平时比较适合在4~7天换水1/3~1/2为佳。


斑节将/非洲扁将

中文名称:斑节将/非洲扁将
拉丁学名:Epiplatys dageti
介绍:以西非的利比里亚(Liberia)为主要分布地。生活习惯与亚洲红印度金龙有点类似的斑节将,其故乡却在遥远的西非开阔的河口或溪流中。由于西非地大物博,也使得扁将属(Epiplatys)的种类富有多样化,在颜色及因区域分布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德国将鱼协会甚至以其眼部附近产生的眼纹,来作为分类上的考据之一,观察之细微。


发达的下颚,使得此鱼极易以跳跃的方式自水面弹起,轻易地将蜻蜓、蝴蝶之类的昆虫咬下,成为食物。成熟的斑节将,其身体有明显的黑白条纹,发情中的公鱼下巴,会显现漂亮且明显的红色婚姻色;身体两侧及脸颊会有漂亮的黄绿色,与水草缸相呼应,可谓天生的搭配伙伴。母鱼并无明显的婚姻色出现,非繁殖期间,很难从公母鱼的外表分辨出来。


饲养环境及管理方式与亚洲红印度金龙雷同,其适应水质范围极广。因天然分布环境的影响,生性喜爱光线,是水草缸的搭配角色之一。饵料方面也如同红印度金龙,从人工合成的干燥薄片、颗粒饲料到各式冷冻饵料都能接受。即使是刚出生的小斑节将,也能接受以上适口的各种饵料。


主要繁殖方法为绵线团的采卵方式。这种方式乃模仿原始生活环境的浮草根部,因为人工水族箱中缺乏的是正常的光照,所以使用人造纤维制造的绵线团,不用担心水质恶化或水草光照的问题;另一目的,是能更方便地即时采卵及检查。若是以鱼场户外培养,则建议管理方法可采用与红印度金龙一样的方式,采行密植如布袋莲等浮草,并定期移池来节省挑选的工作。相信在台湾优越的天然环境下,这些鱼能为台湾多争取些外汇。


蓝带彩虹将/剑溪将


中文名称
:蓝带彩虹将/剑溪将
拉丁学名: Rivulus xiphidus
介绍:体长6公分,原产于南美洲东北角法属圭亚那(Franz Guayana)的溪将属(Rivulus)鱼种“蓝带彩虹将”,一直带有神秘的色彩。由于天然的分布地,仅在法属圭亚那的出海口附近的淡水河流域内,所以饲养此鱼时得加点盐,以符合此鱼的需要。

此鱼身体上美丽的彩虹带状色彩,吸引著世界上的将鱼玩家想收藏它。然而它的基因,却一直都是个神秘的谜,为什么这么说?其原因是在国际将鱼界上,此鱼的供应,有99%都是来自野生鱼的采集。在城市过度开发,原本已濒临绝种不说,加上滥捕的压力,使得这条鱼出现机率越来越少。或许已有人提出人工大量繁殖,但国际间各大先进的将鱼协会,以人工方法来进行大量人工繁殖,往往在第三代后就全都出现公鱼的仔代,造成公母鱼分配不平均。所以,除了得定期引进野生线的外来种外,没有其他的方法。

从许多将鱼的基因研究资料中,我们知道水质的酸硷度、温度及饵料或光照,都会影响公母鱼的出现机率。科学者虽然厉害,但这地球中似乎还有许多事物,是我们人类所未能完全理解的。对于将鱼的爱好者,这不免是项严重的打击。与其如此,我倒是建议将鱼迷,还是不要成为蓝带彩虹将的伤害者,还是让这只漂亮的鱼,继续地悠游在南美的热带雨林中。
分享到Facebook

最新文章

技术平台: Nasthon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