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生鱂魚概述

 卵生鱂魚概述

用“多彩多姿”來形容卵生鱂魚一點也不為過。全世界卵生將魚共有一千多個分類群,分別在齒鯉亞目中的五科之八亞科中九十多屬里,大部分品種分佈在亞洲、非洲及美洲大陸。因為卵生鱂魚好生好養,廣為愛好者喜歡,所以在國際上將魚組織(協會或俱樂部)共有14個之多。而筆者將目前在台灣里,最受歡迎的十種卵生鱂魚,分別依其不同種類各別做介紹。

卵生鱂魚概述



中文名稱
:紅圓尾將/貢氏假鰓將
拉丁學名:Nothobranchius guentheri
介紹:原產地為舊世界(The Old World)非洲大陸東岸的Zanzibar小島。根據現有發現的記錄,幾乎所有的假鰓將屬(Nothobranchius)的魚,皆發現在肯雅(Kenya)、坦桑尼亞(Tanaznia)等東非諸國。由加拿大地質學家布來恩博士的圓尾將採集資料中發現,此類魚極為耐熱,採集時的水溫皆在攝氏28℃至35℃之間。所以,此類將魚也較易受到台灣魚迷的青睞。

東非的假鰓將屬一年生將魚多以紅色為主,紅圓尾將當然也是如此。其因人工飼養而變化的品系,還有粉紅型(Pink)、藍色型(Blue)及極為美麗的黃化種(Gold)等多樣品系。同大部份的將魚一樣,假鰓將屬僅公魚有顏色艷麗的外貌;而母魚卻樸實的可愛,乍看之下還有點像一般的母孔雀魚。大部份的假鰓將屬均耐高溫,性喜中性偏酸的乾淨水質,平常約5~7天換水1/3~1/2即可。

繁殖假鰓鱂屬將魚的方法,與南美一年生將魚有點雷同,僅需將煮開過的泥炭土,平鋪在水族箱底部(厚度至少一公分以上),或使用容器盛滿泥炭土,成熟的公母魚,會自然而然地到合適地點產卵。假鰓將屬將魚的受精卵並無黏性,成熟的受精卵粒呈透明色至琥珀色,卵粒直徑約0.5mm,繁殖缸中宜每週將泥炭土取出,稍加擰乾後放入塑膠袋中貯藏。生性強健,飼養在水族箱的環境中,約可存活14個月之久。一般而言,出生后約100天,紅圓尾將即可加入繁殖的行列。隨着年齡增長及體型變大,每周產卵量會與日劇增,故此魚常被推薦為將魚初學者的入門魚。

對於餌料不於選擇,除了人工乾燥的飼料沒興趣外,一般的活餌如:無節幼蟲、微蟲、活絲蚯蚓等,冷凍餌料如:冷凍豐年蝦或冷凍赤蟲都能接受。剛孵出的紅圓尾將幼魚,均能接受剛孵化的無節幼蟲及微蟲。小魚孵出后,應盡量提供適當的隱蔽物供躲藏,否則會因個體差異,及餌料有限的情況下,發生兄弟姐妹互相殘殺吞食的情況。又因為假鰓將屬的圓尾將,常因泥炭土的溫濕度、孵化時的水溫及酸鹼度等因素,影響到整批小魚的性別。所以筆者建議應多準備飼養的小族箱,並適度地將一定的魚只的數量分開飼養,如此才能有效地留下公母魚保種,繼續成功地繁殖下去。
分享到Facebook

最新文章

技術平台: Nasthon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