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攝影經驗指南

水族攝影經驗指南


本文一位魚友針對攝影的經驗之談,他從06年就開始接觸水族攝影,一直到現在,也有了4年的時間了,雖然說不上經驗老道,但是還積累了不少經驗,所以把他的這些經驗給大家分享出來,希望對剛接觸水族攝影的朋友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得到高手的指點。

水族攝影的不同之處:

  1. 有玻璃的阻隔
  2. 有水的阻隔
  3. 被攝對象會不停遊動
  4. 以魚蝦等為拍攝對象
  5. 魚缸大多為人工光源

當我們找到了這些不同之處后我們就必須對症下藥,找到最好的解決辦法。下面就給大家一一分析下:

一、有玻璃的阻隔

一塊厚厚的玻璃在鏡頭之前,就等於在鏡頭上加裝了一塊厚厚的玻璃,它對魚的拍攝的影響是最大的,主要表現在:

  1. 玻璃的厚度會影響成像讓被攝物體變得扭曲
  2. 玻璃會削弱進入鏡頭的光
  3. 玻璃的顏色會對成像色彩造成影響
  4. 玻璃的表面反光會嚴重影響成像
  5. 玻璃會附着澡類和其他污物。
對於這些我通常的做法是:

a、永遠用鏡頭正對着魚缸,用垂直玻璃表面的角度去拍攝。
也許大家經常聽到的是用45°的角度拍攝會有好的效果,用這樣的角度是為了更多的減少進入鏡頭的玻璃表面反光,在環境條件複雜的情況下這是一個不得以的選擇,而且對於體型10cm以上的魚只來說這種影響會不明顯,但對於如水晶蝦等個體稍小的對象來說玻璃的厚度帶來的影響是絕對不可忽略的,因此只能選擇用正面的角度,盡量減少其對光線的折射。

b、選用最薄的超白玻璃缸做為拍攝缸
我的拍攝缸是一個30cm的8厘超白缸方缸,定做的時候再三強調要用最薄的玻璃,沒想到送來時還是8厘的,跟我說是8厘就是他們那最薄的,我無語了,只要好將就用到現在。用薄的超白缸的好處是,透光性好,不偏色,對畫面扭曲小。

c、讓進入鏡頭的光線盡量來自魚缸內部
既然玻璃表面會有可惡的反光,我們就不給它反光的機會,最有效的做法是讓光從魚缸頂部和兩側進入,不要讓光線光從正面進入(當然,特殊情況下,不得已的選擇就另當別論)。選擇晚上拉上窗帘(最好是風高夜黑的晚上)房間內的燈全部關掉,只開魚缸頂燈,並保證不要讓頂燈的光從縫隙中溢出,有外置閃光燈的可用通過TTL線將閃燈置於魚缸頂部,或用機頂閃引閃外置閃燈。這樣拍出來的照片就比較通透。

d、拍攝前兩到三天認真擦拭玻璃
這點的重要就不說啦,只是注意要提前清洗,拍攝前匆匆擦拭會影響水質,而且最好在拍攝前停止使用光照一段時間。

二、有水的阻隔

我們的拍攝對象全被水所包圍,由此而帶的問題是。水是否清澈透明。主要表現在:
  1. 水中的物理懸浮顆粒;
  2. 溶解於水中的有色物質。
解決方法是打造一個強大的過濾系統,並讓其消化系統完全建立,經常換水保持水質清澈透亮。這裡我們容易忽略的問題是水的顏色,也許在肉眼看來還算正常,但當光線穿過水照於被攝對象上時,這種水的顏色的影響就會被放大,等於在閃光燈上加了塊濾色片,當你的照片看起來永遠是黃黃的時,不妨找找是否是這方面的原因。

三、被攝對象會遊動

遊動的對象給我們帶來構圖不便,而且要求較高的快門。關於這點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平時多觀察,注意不同種類的活動規律和遊動方法,比如鬥魚會懸停,龍會來回巡遊,鰕虎常會比較安分,孔雀會胡亂遊動,而一些鯰科魚類會比較神經質……因此這也要求缸內光線要強才能保證快門速度,構圖要迅速,能夠預測他們的下一個動作和地點。

四、以魚蝦等為拍攝對象

這裡想強調一點的是作為寵物,他們的生活環境由我們營造,魚體的健康狀況會在狀態和體色上反映出來。一隻健康的魚和一隻狀態不好的魚在照片上的區別是“判若兩魚”的。最基本的要保證魚體完整、無破損、無病害。當攝影技巧已經掌握熟練時,想要拍出不一樣的照片這點顯得尤為重要。
其次,魚體的鱗片對光線的反射非常嚴重,曝光補償控制顯得非常重要,而且不讓光線直射魚體表。如果沒有必要使用閃光燈,這種鱗片反光的弊端會不容易暴露出來。

五、魚缸大多為人工光源

為了增強觀賞性,魚缸一般會使用色燈,如紅、藍、粉紅等,這些色光不能還原魚體原有的色彩,使照片看上去顯得太假,我的做法關掉有色燈管燈管,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外加閃光燈補光。

六、其它一些問題

1、關於三腳架、快門線
不使用三腳架和快門線

2、關於色溫
在raw模式下用Aout模式的色溫,後期調整

3、關於測光
點測模式最常用到

4、關於閃光燈
在非必須的情況下不使用閃光燈

5、關於微距鏡頭
水族攝影拍攝對象大小各異,微距鏡頭並非必須,比如龍、羅漢等大體型的魚類用微距頭拍攝還會受到視角限制,而對於燈科、蝦等小型魚類就非微距鏡頭莫屬了。

最後這裡討論的並不對攝影理論方面的東西多做討論,僅對水族攝影的特殊環境和相應對策寫寫自己的心得體會,只限於水族攝影中的生物攝影。

分享到Facebook

最新文章

技術平台: Nasthon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