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摄影经验指南

水族摄影经验指南


本文一位鱼友针对摄影的经验之谈,他从06年就开始接触水族摄影,一直到现在,也有了4年的时间了,虽然说不上经验老道,但是还积累了不少经验,所以把他的这些经验给大家分享出来,希望对刚接触水族摄影的朋友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得到高手的指点。

水族摄影的不同之处:

  1. 有玻璃的阻隔
  2. 有水的阻隔
  3. 被摄对象会不停游动
  4. 以鱼虾等为拍摄对象
  5. 鱼缸大多为人工光源

当我们找到了这些不同之处后我们就必须对症下药,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下面就给大家一一分析下:

一、有玻璃的阻隔

一块厚厚的玻璃在镜头之前,就等于在镜头上加装了一块厚厚的玻璃,它对鱼的拍摄的影响是最大的,主要表现在:

  1. 玻璃的厚度会影响成像让被摄物体变得扭曲
  2. 玻璃会削弱进入镜头的光
  3. 玻璃的颜色会对成像色彩造成影响
  4. 玻璃的表面反光会严重影响成像
  5. 玻璃会附着澡类和其他污物。
对于这些我通常的做法是:

a、永远用镜头正对着鱼缸,用垂直玻璃表面的角度去拍摄。
也许大家经常听到的是用45°的角度拍摄会有好的效果,用这样的角度是为了更多的减少进入镜头的玻璃表面反光,在环境条件复杂的情况下这是一个不得以的选择,而且对于体型10cm以上的鱼只来说这种影响会不明显,但对于如水晶虾等个体稍小的对象来说玻璃的厚度带来的影响是绝对不可忽略的,因此只能选择用正面的角度,尽量减少其对光线的折射。

b、选用最薄的超白玻璃缸做为拍摄缸
我的拍摄缸是一个30cm的8厘超白缸方缸,定做的时候再三强调要用最薄的玻璃,没想到送来时还是8厘的,跟我说是8厘就是他们那最薄的,我无语了,只要好将就用到现在。用薄的超白缸的好处是,透光性好,不偏色,对画面扭曲小。

c、让进入镜头的光线尽量来自鱼缸内部
既然玻璃表面会有可恶的反光,我们就不给它反光的机会,最有效的做法是让光从鱼缸顶部和两侧进入,不要让光线光从正面进入(当然,特殊情况下,不得已的选择就另当别论)。选择晚上拉上窗帘(最好是风高夜黑的晚上)房间内的灯全部关掉,只开鱼缸顶灯,并保证不要让顶灯的光从缝隙中溢出,有外置闪光灯的可用通过TTL线将闪灯置于鱼缸顶部,或用机顶闪引闪外置闪灯。这样拍出来的照片就比较通透。

d、拍摄前两到三天认真擦拭玻璃
这点的重要就不说啦,只是注意要提前清洗,拍摄前匆匆擦拭会影响水质,而且最好在拍摄前停止使用光照一段时间。

二、有水的阻隔

我们的拍摄对象全被水所包围,由此而带的问题是。水是否清澈透明。主要表现在:
  1. 水中的物理悬浮颗粒;
  2. 溶解于水中的有色物质。
解决方法是打造一个强大的过滤系统,并让其消化系统完全建立,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澈透亮。这里我们容易忽略的问题是水的颜色,也许在肉眼看来还算正常,但当光线穿过水照于被摄对象上时,这种水的颜色的影响就会被放大,等于在闪光灯上加了块滤色片,当你的照片看起来永远是黄黄的时,不妨找找是否是这方面的原因。

三、被摄对象会游动

游动的对象给我们带来构图不便,而且要求较高的快门。关于这点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平时多观察,注意不同种类的活动规律和游动方法,比如斗鱼会悬停,龙会来回巡游,鰕虎常会比较安分,孔雀会胡乱游动,而一些鲇科鱼类会比较神经质……因此这也要求缸内光线要强才能保证快门速度,构图要迅速,能够预测他们的下一个动作和地点。

四、以鱼虾等为拍摄对象

这里想强调一点的是作为宠物,他们的生活环境由我们营造,鱼体的健康状况会在状态和体色上反映出来。一只健康的鱼和一只状态不好的鱼在照片上的区别是“判若两鱼”的。最基本的要保证鱼体完整、无破损、无病害。当摄影技巧已经掌握熟练时,想要拍出不一样的照片这点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鱼体的鳞片对光线的反射非常严重,曝光补偿控制显得非常重要,而且不让光线直射鱼体表。如果没有必要使用闪光灯,这种鳞片反光的弊端会不容易暴露出来。

五、鱼缸大多为人工光源

为了增强观赏性,鱼缸一般会使用色灯,如红、蓝、粉红等,这些色光不能还原鱼体原有的色彩,使照片看上去显得太假,我的做法关掉有色灯管灯管,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外加闪光灯补光。

六、其它一些问题

1、关于三脚架、快门线
不使用三脚架和快门线

2、关于色温
在raw模式下用Aout模式的色温,后期调整

3、关于测光
点测模式最常用到

4、关于闪光灯
在非必须的情况下不使用闪光灯

5、关于微距镜头
水族摄影拍摄对象大小各异,微距镜头并非必须,比如龙、罗汉等大体型的鱼类用微距头拍摄还会受到视角限制,而对于灯科、虾等小型鱼类就非微距镜头莫属了。

最后这里讨论的并不对摄影理论方面的东西多做讨论,仅对水族摄影的特殊环境和相应对策写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只限于水族摄影中的生物摄影。

分享到Facebook

最新文章

技术平台: Nasthon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