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龍魚飼養之發色條件及方法

紅龍魚飼養之發色條件及方法


龍魚的市場是越來越繁榮了,隨之龍魚已經從當初的奢侈品逐漸被大眾消費所接受,當新人們還在為縮鰭、趴缸、掉眼、拒食、環境緊迫等常見問題苦苦困擾的時候,前輩們已經為龍魚飼養的蒼白無味,選擇撤離這片陣地,不要談什麼審美疲勞,當一切神秘變的平淡無奇的時候,產生這樣一個結果,自然是順理成章。但是有這樣一片領域始終讓我們魂牽夢繞回味無窮,那就是龍魚發色的魅力。所以讓我們來共同剖析一下紅龍發色的有利條件,當然這個先決條件就是:請選一隻優良的個體做為基礎。

1、  水質條件:

相信每一個魚友都理解水質對於龍魚飼養的重要性。如果細談水質,就要長篇大論。其實龍魚是非常好飼養的魚類,即便是水質不佳,也能長久忍耐。穩定的水質條件是飼養龍魚的基礎。養龍切忌大量換水,水質的劇烈動蕩是百病之源。

(1)、開缸初期不要使用大量的劣質生物濾材:

目前市面上的濾材令郎滿目花樣繁多。物理濾材選擇普通的細白棉即可。作為物理截流的物理濾材,屬於過濾的第一級物理屏障,起着截留糞便的作用,白棉作為物理濾材和生物濾材的雙重作用不容忽視。但是選擇高檔貨在這裡完全沒有必要。白棉太髒了需要分批更換,屬於消耗品,普通的細白棉是我們的首選。其次物理過濾設計最好選擇乾濕式過濾,以強化物理節流,避免污物快速侵染整個水體。

作為生物濾材的生物球好像已經不被大眾所寵愛。應該是有效使用面積比細菌屋等新型濾材小的多的緣故。但是生物球的優點也是非常突出的,首先是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穩定,其次是價格低廉。任何的大量的使用或者添加生物球,不會因為其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變化對水質造成影響。因此在底部過濾的溢流區選擇使用生物球還是不錯的選擇。

陶瓷環、玻璃環已經被大家所熟知。細菌屋的興起得益於高密集的有效孔隙體積,在理論上有效孔隙度越高,細菌屋的過濾效果越好。但是應該注意,高孔隙度和高密度的硝化細菌承載量才是培養水質的基礎。就如同我們買了別墅但是沒有人居住,則毫無意義。選擇細菌屋要選擇有效孔隙度高,重量輕,物理和化學性質穩定的品牌。最好選擇中性的細菌屋,有些劣質貨物理性質不穩定容易掉渣,造成水體渾濁,鹼性偏高則造成水體PH值長期偏高。中龍以後低PH值老水飼養,依然是紅龍增色的有利條件。

(2)、關於換水頻率:

幼龍期選擇適度高頻率的換水是我所堅持的觀點。首先考慮的是新陳代謝加快對成長有利。基本要根據飼養密度的不同控制在每周1/5—1/4的樣子。中龍、成龍以後就應該降低換水頻率。PH值能控制在5.5以上穩定住是不錯的水質條件了。我不主張零換水率。但是可以肯定高頻率的換水對於正處於發色期的紅龍而言,即便是紅外線的萬吉,也表現為橘紅,老水增色是不爭的事實。其中究竟是低PH值的緣故還是高硝酸鹽的緣故,還值得我們繼續探究。需要注意水體的控制需要拿捏準確,老水飼養的弊端也非常明顯,須瘤、鰭部異常增生、頑固性水霉、翻腮等等多是老水缸的產物。其次老水缸換水要少量多次,大量換水會造成PH的劇烈動蕩,有百害無一利。

2、環境條件:

(1)、水族箱的環境氛圍:

養紅龍用暗環境飼養已經毫無爭議。龍魚是不折不扣的變色龍,封三面暗環境飼養是培養紅龍的首選。大家看到龍魚專賣店沒有人使用白缸底,白背景飼養紅龍。環境誘色是新手首先要學會的東西。

(2)、水色條件:

黑水和欖仁葉釀造的茶色水質是適合紅龍發色的優良條件。也有人使用沉木等等。茶色水質是模擬原生地的水體條件,如果您不能忍受這種昏暗的環境條件,就養過背不要養紅龍。

(3)、燈光誘色:

我初期養紅龍使用的是至尊的紅色植物燈。後來不斷嘗試TFC、英國的阿卡迪亞、御龍國際的紅龍專用燈。照燈促進發色功效卓著,不能簡單歸咎為環境誘色的範疇。可以肯定提高光照時間,發色明顯增強,甚至身體兩側因為燈照時間不同,會有明顯的差異。其中TFC照后體色偏紅,就好比我們的女人濃妝艷抹有失真實。感覺就是一片紅。英國的阿卡迪亞紅龍專用水中燈在去年11月廣州水族展會期間黯然降價。實際使用效果是使用后感覺顏色偏淡,作用不明顯。效果最好的是御龍國際的紅龍專用燈。由於產品調整御龍國際的旗艦型紅龍專用燈已經斷貨,新的產品要在3月底左右上市。目前僅有R420仍在銷售。還有一個人性化的設計,就是旗艦型的幾隻燈管是循序漸進一隻接着一隻打開的,這樣就避免造成龍魚眼睛的“羞光反應”發生掉眼。看來在燈具的研發上御龍國際是動了一番腦筋的。其效果就是紅而不失真。24小時開燈確實對發色有利,但是人道的考慮請保持大自然的日出日落。保持10小時左右的光照。

3、生長速度和食物對發色的作用:

快速的生長不利於色素的沉積,適度的控制生長發色相對更優秀。兩年前為了探究食物對發色的作用,除了蟑螂難以買到,幾乎常見的龍魚食物我都嘗試過了。營養全面即是滿足優良發色的基礎。

4、穩定的情緒:

在靜水流,穩定的環境氛圍中,龍魚精神狀態飽滿,發色渾厚。
分享到Facebook

最新文章

技術平台: Nasthon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