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羅漢的飼養需要具備的條件很多,軟件和硬件都是必不可少的,現在就從這兩大方面給廣大魚友介紹下。
軟件:
水處理
羅漢魚的水質是中性偏鹼。它理想的水質是6.8~7.2的酸鹼度,但在6~7.8左右也能正常生活,超過這個範圍就會影響到它的生長。要檢測酸鹼度,你可以在水族店裡買到檢測酸鹼度的藥水或檢測器。如果酸鹼度高,可以加上磷酸、沉木、軟水樹脂,把酸鹼度慢慢調低。如果酸鹼度太低,可以加上珊瑚砂,讓酸鹼度慢慢提高。在調節酸鹼度的過程里,每次調節不要超過正負0.2pH,以免魚兒因為酸鹼的突變,引起酸鹼休克病。水溫
水溫26~30℃是羅漢魚的正常水溫。在調節水溫方面,是用加溫棒和冷水機來調節。但每次調節在±2℃範圍,以免魚兒一冷一熱,引起生病。新魚入缸
買回的小魚要放入魚缸前最好經過以下處理,因為袋裡的水跟缸里的水質和溫度肯定不同。如果立刻把袋裡的魚放入魚缸很容易影響到魚的健康,嚴重的會導致魚死亡,要讓魚慢慢適應缸里的水質和溫度很重要。首先將裝有魚的袋子泡在水裡至少20分鐘,然後按袋子的比例加20%的水量。在加水時要特別觀察魚兒是否有異樣,如果問題不大可以在20~30分鐘以內把魚缸水跟袋裡的水加到1:1的比例。經過這個過程后,可以把袋子里的水倒掉,然後把魚放入魚缸,盡量不把原本袋子里的水倒入魚缸里,以減少魚缸的污染。魚進入魚缸后應該關燈,讓它好好地休息,不要打攪它,這步驟聽起來繁瑣,但為了養好一條羅漢魚,有的事情是不能簡化的。選購小魚
一般小魚在5cm左右很難分別優劣。最好找一家信譽好的魚店或請一位有經驗的人來幫助挑選。基本上要注意:小魚要靈活難捉,爭食積極,無明顯缺陷或外傷,顏色對比強烈,身板比較闊的,體色有光澤,黑斑已經顯示。一般群魚里,體形大的是公魚,頭魚性情比較粗暴且較易飼養。品種好的魚在體長10cm左右已表現出它的氣派,包括性格、頭形、體形、體色、珠點,魚到了15cm左右它的特色基本可以穩定下來,相對來講在挑選時就更有把握。混養
羅漢魚是一種大型而兇猛的魚,能跟它混養的必須是有份量的魚。其中比較好搭配的如龍魚、招財魚、魟魚、泰國虎、金剛鸚鵡,這類魚基本都可以跟羅漢魚在缸中平分秋色。在選擇混養羅漢魚的搭配中盡量選擇非慈鯛類的魚,雜食性的、水質和溫度基本相配的大型魚,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而且它們有挖砂翻土的習慣,會使生性溫馴的魚類連躲藏的空間也缺乏,整日提心膽跳。飼料
飼料分天然飼料和人工合成的飼料兩種。天然飼料分活的和死的兩種。一般魚兒對吃活餌比較上勁。活餌可以增加魚兒的捕獵性及活躍性,害處是活餌體內布滿不知多少的寄生蟲和細菌。這會直接影響魚缸里的寄生蟲和細菌數量平衡,很有可能會感染到魚,且在捕獵活餌的過程中魚兒可能會撞傷。如果需要活餌的餵食,最好先把活餌隔離除蟲、除菌后才去餵魚,而且在放入水裡時將其捏昏,使魚比較容易吃到,減少魚兒的撞傷。冰凍的天然飼料(冰血蟲)或是乾的天然飼料(干蝦)因為身上的寄生蟲和細菌相對比較少,所以可以配合來餵食。人工飼料分低溫干飼料和高溫干飼料。60℃以下干飼料能保存營養且維生素的含量高一些,而高溫的干飼料在60℃以上,相對營養及維生素的含量低一些。低溫乾的飼料比較清涼,而相反高溫乾的飼料比較容易使魚兒上火。相對來講低溫干飼料價格就會貴一些。外國對魚糧發展已經很長時間,而且現在魚糧競爭越來越利害,所以魚糧的營養價值已經越來越高,而且越平衡,所以人工魚糧在往後的飼養發展上佔了很重要的位置。在不同配方的調配下,魚糧會根據魚兒的生長階段配合它所需的不同營養作出調配而達到最理想的養殖的樂趣。天然和人工的魚餌都有不同的好處,總的來講,如果每天讓它吃2~3餐的話。頭一餐和第二餐最好吃魚餌,第三餐給它吃天然飼料,讓它吸收均衡營養。
雌雄的分辨
群魚在5~10cm左右比較難分辨。前面講過,頭魚基本是雄魚,體形較小的魚,雌魚比例就比較多,但也不能一概而論。舊的分辨方式是看魚背鰭的黑斑。這種看法如果是針對舊款魚,其準確度較高,但是在複雜的配種過程中,特別是那種講究雙排黑斑的魚,這種說法就不能反映其實際情況了。在10cm左右的一群小魚中,體形較小的,身體經常保持有黑色條紋,且對附近的魚特別兇猛,好像在找一個立足位置,這條魚基本是雌魚。更準確的是看其生殖器,尖小V型的是雄魚,寬大的U型的是雌魚,這些要在魚兒15cm左右才能觀察到。以下圖表可供參考(準確率達80%以上):- 棘條背鰭:第一至第六條棘條背鰭較粗呈圓形是雄性,如較細呈扁形則為雌性。
- 腹鰭:用手觸摸腹鰭,較硬的是雄性,較軟的是雌性,因雌性繁殖時須用腹鰭搖動為魚卵提供氧氣,防止細菌侵入,更能用來掃除雜物。
- 魚胸較尖呈“V”形多為雌性,魚胸較圓呈“U”形多為雄性。
- 體形:通常魚身較粗壯的是雄性。
- 生殖孔:生殖孔突出呈“V”形為雄性,生殖孔突出呈“U”形為雌性。
繁殖
珍珠羅漢的父母代繁殖出來的小魚基本會繼承父母的特徵,但是金花品種繁殖出來的小魚和父母差異很大,沒有外型一模一樣的,所以得一尾金花水頭和外型比較出眾的魚是很困難的。除了外表的考慮因素之外魚的健康也很重要,如果其中一條有病,它所產的卵將會感染影響孵化,看眼神比較有神,身體矯健的羅漢繁殖出來的小魚將會繼承其父母的特點,反之亦然。
母羅漢和公羅漢的外表差異很大,身體大小也不相同,基本上公魚的體型比雌魚大很多,這是公魚要花很長時間來成熟,當公魚有能力來繁殖的時候,公魚的年齡比雌魚大很多。
繁殖不太困難,能欣賞到這一浪漫的過程,那實在是一件很和諧且自然的美事。雖然繁殖這兩個字聽起來似乎太直白,好像只是為了延續生命做出來的行為,但很多養魚愛好者都喜歡讓魚繁殖下一代,目的當然是從這個過程中得到不一樣的樂趣,或是把魚種改良,並在當中取得利益。作為改良一個魚種的安排,我們當然要經過種魚的挑選。用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應該安排一個合適的空間。
比如:一個200cm×50cm大的魚缸,在裡面放入一條成熟的公魚和幾條發情的母魚,讓它們在這個環境里去自由戀愛,當它們情投意合后自然會在魚缸的角落建立愛巢,這時這對魚會把其他的母魚趕走,那麼就要把其他的拿走,替它們另找愛郎,而給這一對種魚一個反扣過來的陶瓷花盆或一個瓷盤,做它的產卵平台,配以柔和的燈光,寧靜的環境,這樣它們就會在這裡傳宗接代。羅漢魚在求偶時也會配合地跳起舞來,產卵時間大概1~2小時。在整個過程中母魚會分段把魚卵產出,好讓公魚有足夠時間去給卵授精。魚卵產完后大約3天幼魚就會出世。在魚卵孵化過程中,親魚會很耐心地照顧卵,一邊替它加氧清潔,一邊做防衛工作。小魚出生后不能正常遊動,大概3~4天以後它們把身上貯藏的卵黃消化完,這時小魚就能遊動且嘴已經發育完成,可以給它們一點小的豐年蝦或小魚糧。
如果在孵化的過程中公母魚因為要爭帶小魚而發生衝突的話,你可以把其中一方甚至雙方都拿走,實行人工孵化,小魚也能順利出生。
為了預防魚卵受到黴菌感染而死亡,可在水中滴入甲基藍藥劑。如果能觀察到種魚勤勞地孵化、保護幼魚的過程,你會發現這是一件很讓人感動的事情。
一般品種好的羅漢在2個~3個月就已經基本就有成魚的某些特徵,再大一點身上的紋路、斑點、甚至荔枝頭、水頭、珍珠點就已經出現,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品種好的小魚,價格自然肯定也很貴的原因,最後希望大家自己繁殖的羅漢個個是水頭
換水頻率
一個100cm×50cm×50cm的魚缸,如果裡面養了3條15cm左右的羅漢魚,而每天正常餵養2~3餐,食物在10分鐘吃光,沒有剩餘。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在每三天給它換不超過1/3的水量。換水方面如果環境允許,晾水是一個很好的保健方法。記住晾水必須曝氣,以去掉水中的氯。而且,清水加到缸裡面的水溫就控制在±2℃之間。晾水12小時足夠。如果沒有晾水的條件,就應在換水時慢慢地將水加到缸里,讓魚兒有足夠時間去習慣。其實,換水的原因是把水族箱系統的水中無法自然分解的有害物排走,從而減少魚在密封環境下受到影響。新鮮的水可以刺激魚的新陳代謝,這種微量的刺激可以加強魚的抵抗力,激發它的食慾,提高養殖的效果。硬件:
魚缸及擺放的位置
羅漢魚一般都能長到30-40cm,所以魚缸尺寸最少要100cm×50cm×50cm(長×寬×高)。這樣能讓羅漢魚有一個發展空間,有些玩家把缸的高提高到80cm這也是現在羅漢玩家最流行的缸了。那麼擺放的位置基本保持這幾個原則,1、穩定不搖動;2、沒有太陽長期直曬(以免影響水溫度及加速藻類生長);3、人來回走動少(減少對魚的騷擾);4、不在風扇底下和門邊(不被影子驚嚇);5、方便對魚缸的管理(方便清潔);6、太高或太低影響觀賞加溫棒
羅漢魚的適合水溫是26~30℃左右。每個地區早晚水溫都有差距,所以,加溫棒是必備的器材。很多人都忽略加溫棒的重要性,其實要養好一條羅漢魚或是對養魚有責任的人,都非常重視加溫棒。簡單來講,一個質量差的加溫棒有可能漏電、魚受到電擊,更有可能把你的魚煮熟成魚湯。所以,一個長期放在水裡的加溫棒必須定期更換。最好在加溫棒上標明購買日期,一年以後把它換掉。聽起來可能浪費,但相對讓漏電電擊或煮魚湯,它的費用絕對是微不足道的。每個加溫棒都有溫度的顯示,可是會因老化有所偏差。所以,加溫棒必須配有溫度計。一個簡單的水銀帶保護盒的溫度計就可以檢查並確定水的溫度是否適合,一個100cm×50cm×50cm的魚缸用一個300瓦的高品質加溫棒已足夠。過濾器
基本分為缸內過濾器、缸頂過濾、缸外桶形過濾。羅漢魚是一種食慾旺盛且消化能力很強的魚,因而排泄物也較多,缸內過濾效果有限;桶形過濾清潔麻煩;缸頂過濾有足夠過濾的空間,結構比較簡單,在過濾及清潔管理上容易達到效果。水族箱內的過濾器必須不停運轉,那怕是由於是斷電或關閉電源引致的短暫停頓,都會引起水族箱內硝化細菌因缺氧而死亡,造成過濾箱內積聚物的腐化,進一步污染水質,引致魚病。
過濾材料有:機械濾材、化學濾材和生物濾材。
- 機械濾材:比如過濾棉,能有效把水中的污物隔離(排泄物、分泌物及吃剩的餌料)。
- 化學濾材:活性碳及樹脂,能吸收有害物質和異味。
- 生物濾材:比如生物球、生化棉、瓷環、它們擁有較大的面積,讓硝化細菌有一個繁殖的地方。
這三種濾材的擺放次序一般是從缸頂過濾來比喻:上三層是棉花機械過濾,第四層是化學過濾,第五層是生物過濾。
在清潔濾材時,只能清潔第一層和第二層的濾棉。因為過濾棉不單隻是機械過濾,而且還能提供生物過濾效果,讓硝化菌在裡面繁殖。清潔過濾器的要點是把大型的污物從密封的系統中抽出來。減少系統的負擔。但必須要注意到不能把有用的硝化菌洗掉太多。所以,在我們清潔過濾棉時,每次只把第一層和第二層的過濾棉洗凈,千萬不要把所有材料都清洗,以免把大量硝化菌洗掉,影響系統裡面的生物過濾平衡。
打氣機(泵)
它是加強水中的容氧量,也能提高水的流動而加強過濾效果。氣泵要放在比魚缸水位高的位置,避免在停電時發生水倒流的現象,損壞氣泵。新魚缸的處理
目前魚缸基本分玻璃和有機玻璃。所謂新魚缸是指沒有養過魚的,在廠里造出後放置了一段時間的魚缸。一般名牌魚缸質量都會不錯。一個新魚缸首先要看是否有油漬,最好把它先用餐巾紙擦掉,擦乾淨后再加水,然後看看是否漏水。沒有的話,把水抽走。將所需的器材擺設放入,重新加滿水,再加入比例為100升水加100克鹽,然後啟動過濾泵,讓魚缸晾水幾天。在放魚入缸的前半天,要開啟加溫棒,讓水達到所需溫度,並把水調到理想的酸鹼度。這樣,就可以按照放新魚入缸的步驟來放魚了。燈光
燈光使我們有機會去欣賞魚的活動,而且有一個自然的日照燈光,也會提高魚缸里的水溫來協助加溫。挑選燈光必須要從不同的魚種來確定。一般羅漢魚比較適合暖色帶淡紫紅的燈光。開燈時間的長短要配合飼養者的生活習慣。當然,太長的燈光會加速藻類的生長,使水變綠,太短的話會影響我們觀賞魚的時間,也減少了魚的活動時間。所謂配合養殖習慣的意思是,在你回家半小時,燈應該開始亮,在你睡覺後半小時燈才關掉。最好是用一個自動時間開關來安排這件事情。因為在開燈和關燈時,魚兒會從一種靜止或活潑的狀態忽然改變,加上人的忽然出現或消失,會使它受到驚嚇。利用定時器來控制燈光,達到穩定的環境。
魚缸造景
魚缸的背景可以根據個人的喜愛,把它貼上背景紙(石景、草景、藍色背景紙等),最好不要用黑色,因為黑色的背景不能自然地把魚的顏色顯示出來,但是這純粹屬於個人喜好。魚缸的造景也根據個人愛好,一般人用石頭及砂來造景。注意在造景時用的材料不要有稜角,以免魚在遊動時刮傷。底砂的大小也應配合魚嘴的大小,以便魚兒可以將砂搬來搬去玩樂。造景也不要太密,因為羅漢魚是一種活動性的魚,如果太密魚兒容易碰傷。
由於羅漢魚排泄物較多,所以,原則上底砂只能作觀賞及魚兒玩耍用,不能作為一種生化系統養殖硝化細菌。一定要經常清理,不然會變成有害細菌的溫床。至於水草景,因為羅漢魚屬於中性偏鹼的水質,所以不適合水草的養殖,最好不要選擇水草來造景,當然塑料的就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