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神仙魚的飼養難易度對比

七彩神仙魚的飼養難易度對比


七彩神仙被譽為熱帶魚皇后,這樣的稱呼足顯七彩魚的迷人之美,富麗的色彩、婀娜的體態、飄逸的游姿……七彩神仙的飼養難度也是一直無法廣為普及的主要門檻。“真漂亮,但就是養不好”是我在七彩初級飼養者那兒聽到最多的一句話。

一天在一個七彩魚友群里,有朋友問了這麼一個問題,引發了我和一些七彩魚友的討論。"什麼品種的七彩好養?"關於這次討論,我就不多說了。但就此引發的思考,我覺得可以作為一個科學命題繼續討論一下,也給想嘗試飼養七彩的朋友一些入門品種的建議!

首先我想說說關於七彩是否真的難養這個話題。

1、七彩真的很容易死嗎?

我給出的答案是堅決否定的,我有數據說話。就我與一個開水族店的朋友,從開始到現在5個多月來,魚只的損耗統計給了我們關於什麼魚更容易飼養的結論,這都是我們從最開始養魚到現在從魚缸里的出來的結論,且就對比數據而言,可以說具有統計學意義。

A、發財魚(血鸚鵡)

一共進貨230條,死亡17條。
那麼發財魚的5個月死亡率將近7.4%。

B、小型加拉辛

以紅綠燈、寶蓮燈及紅鼻剪刀,這三種常見魚為例,一共進貨1670條,死亡大約530條。
那麼小型加拉辛的5個月死亡率約為31.7%。

C、卵胎生將魚

以孔雀,紅劍,各色皮球瑪麗等為例,一共進貨380條,死亡100條左右。
卵胎生將魚的5個月死亡率約為26.3%。

D、七彩神仙

一共拿到店裡90條,死亡8條。

那麼我們關注的焦點—七彩神仙5個月的死亡率是不到9%。

在我們常見魚的品種中,七彩的損耗僅次於發財魚1.6個百分點。從統計學上似乎可以得到的結論是“無顯著性差異”。換句話說七彩並不比發財魚更容易死亡。

那究竟什麼原因使得我們認為七彩很難養?
首先,我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七彩比別的魚更容易生病。這是我要講的第二個話題。越是發達的生物,獲得疾病的幾率越高。

2、為什麼七彩比大部分熱帶魚更容易生病?

人作為發達動物,致死的疾病有數百上千種。而作為初級生物的細菌,我們想要將其殺死的辦法卻反而寥寥無幾。

七彩神仙在魚類中屬於較為發達的品種,特別是體表尤其發達。這也是七彩依靠體表分泌營養物質(俗稱"奶水")來養育下一代的堅實屏障。
但發達的體表系統也帶來了更容易發生體表疾病的結果。所以七彩的確比其它大多數熱帶魚更容易患體表疾病、細菌感染、真菌感染,體表寄生蟲等。

說了體表,我們再說體內。七彩的腸道長度約為身體長度的5-7倍。而大部分魚的腸道長度都有體長的10幾倍之多。

這個劣勢,使得七彩對食物的吸收率較低,也讓七彩更容易患腸道疾病。

另外,因為七彩體表易患疾病,體表問題出現后魚只的緊迫和免疫力集中去處理體表問題后,也使得七彩原本就脆弱的腸道患病的發生率遠高於其它魚。

其實大部分七彩的疾病在初期很容易得到控制和治癒,但由於初級玩家缺乏經驗,觀察到病就比較晚了,再加上對症下藥的能力不強,經常在反覆嘗試中加速了魚只的死亡。

3、 同樣是七彩,為什麼有的比較好養,而有的卻感覺很難養?

我們列舉5個品種,4個典型的常見七彩神仙品種來進行比較:鴿子紅,雪玉,蓋子紅,阿蓮卡和豹點。

在這些品種中,前三者:鴿子紅,雪玉和蓋子紅比較皮實好養些。

但它們好養的原因卻不相同,答案都在基因中。

鴿子紅和雪玉是由於基因突變而產生的品種。基因突變使得抵抗力也得到提高。

而蓋子紅是人工雜交培育后得到的品種,雜交基因也同樣擁有強抵抗力。
 
而阿蓮卡是自然界存在以久的血統,換句說話前三者的基因比較新,而阿蓮卡的基因就相對老了不少。所以飼養難度略高於以上三種。
最後例舉豹點,這個最近幾年很紅很熱的品種。有人認為這是新品種,因為出現的年數不長。但豹點的基因決定了它成為較為難養的品種。
因為豹點是從野生固有品種-紅點綠中通過提純、定向培育而來。本身紅點綠和阿蓮卡一樣,都是大自然中早已存在的品種,相對來說它們的基因已經比較陳舊了,而為了追求更好的表現,我們人為的在陳舊的血統中又一再提純。使得它們的基因更為單一化。所以這一檔相比野生固有的血統來說抵抗力,或者說生存能力就更弱了。

更為難飼養的是黃化和白化的七彩神仙,因為這種所謂的改良其實是在生物的病態基因中進行定向培育,被保留下來的其實都是病態基因。所以這類的所謂改良,其實從生物基因的角度去講是在“改差”!
分享到Facebook

最新文章

技術平台: Nasthon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