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中有一群族的鰕虎鱼,香港鱼书用了内地的中文鱼名-子陵吻鰕虎鱼,
而在台湾,牠有一更有趣的名字-极乐吻鰕虎。
此鱼栖息于溪流及河口,香港常见。
牠们领域性强,会主动攻击入侵的鱼族。
不知是否牠可以在河口一大群非洲鲫环伺下,
仍能自成一个族群的原因。
此鱼也广泛分布于长江至珠江的各水系中,在各地亦有不同的地区性俗名。
庐山石鱼(江西九江县)、春鱼(湖北阳新县)、麦鱼(安徽东至县)、琴鱼(安徽泾县),古称:沙鳁。
香港鱼书说此鱼是洄游性鱼(Amphidromous specis),
鱼苗在河口及海水中活动,成鱼产卵后返回溪流留栖。
不过此鱼亦可生存于水库以上的溪河以及湖泊、野塘之中,适应成陆封性的族群。
近看鳃盖部位有几条红色条纹,也是此鱼特征之一,
所以其中一个英文鱼名亦称为Barcheek Goby。
而牠另一英文名,和极乐吻鰕虎颇配合:Paradise Goby
此鰕虎鱼,虽则有极乐之名,但又不是罕有物种,竟然也有典故,及有成为古时的贡品之一。
故仔一则:
安徽泾县传说:远在晋朝时期,有一位名叫「琴高」的隐士,来到怪石嵯峨的狮子石洞中炼丹,丹渣弃入溪水之中,便化成了「虎头蛇尾」的小鱼,自那以后,每到午夜,淙淙流水中就有了铮铮的琴声。后来,人们便把这条溪取名「琴溪」,溪中小鱼也得名为「琴鱼」。自古以来,石鱼、春鱼、麦鱼、琴鱼均被列为贡品,故也统称之「贡鱼」。
目:鲈形目 Perciforms
科:鰕虎科 Gobiidae
属:吻鰕虎鱼属 Rhinogobius
种:Rhinogobius giurinus
中文名:子陵吻鰕虎鱼,极乐吻鰕虎
英文名:Bar-cheek goby, Paradise go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