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正面望着镜头的鱼,大家认得出牠是什么鱼吗? 没错,是一条金鼓(Scatophagus argus),大家都应该在街市或海鲜档,甚至水族店见过牠的同胞。 金鼓成长于河口汽水域,成熟后便会游到浅水的内海。照片中的是河口区内的金鼓。既然大家对金鼓都不会陌生,不多作介绍了。 不过在金鼓的身边,却出现了一群不该出现的鱼。就是来自中美洲的朋友丽体鱼。 丽体鱼的名字,大家可能比较陌生,是丽鱼科中的个属名-Vieja,意思是老妇。丽鱼科 (Cichlidae)亦即是慈鲷的科名,换言之,牠是一条来自中美洲慈鲷。而Vieja属原产于墨西哥及危地马拉。所以牠是外来一族。 中美洲的慈鲷,何以会出现于香港的河口呢? 不用说,又是水族饲养者弃养野放的后果。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这慈鲷的身份及来历。噢,差点忘记告诉大家,但这条约13cm总长的鱼仍然是幼鱼。幼鱼和成鱼外表有很大差异。而且Vieja属有多种,其幼鱼都十分相似,加上同种亦有不同体色,所以有时就算是对慈鲷很熟识的人也不一定分得出其ID。 既然是水族饲养者弃养的鱼,那便应该可以在鱼街找到牠的踪影及ID线索,首先牠的外表和鱼街俗称为紫蓝火口的慈鲷很相似。所以一般人,见到这样的鱼,都会叫牠做紫蓝火口。 紫蓝火口,一般是指Vieja maculicauda,成鱼俗称一线天,体侧的横黑条纹会变成垂直黑条纹,头额隆起。 另一种更相似的便是俗称龙皇的慈鲷,龙皇是鱼店自己起的俗名,从外表判断,他们应该便是Vieja fenestrata,成鱼亦即是网纹狮头。 体侧的横黑条纹会变成五条垂直纹,部份个体不明显,头额隆起。翻查Vieja fenestrata(学名:墨西哥丽体鱼)的资料,其幼鱼的特征和照片中的慈鲷非常吻合, 而Vieja maculicauda的黑条纹,在这体型时亦应该开始模糊,渐变成垂直纹才对。所以照片中的慈鲷应该便是Vieja fenestrata,即是网纹狮头的幼鱼-龙皇。 Vieja fenestrata原产于墨西哥南部,成鱼可超过30cm ,生活湖泊河川中,以水中植物及昆虫为食。 近年,有钓鱼人士多次在香港的水库钓到大型的网纹狮头,相信是被人弃养放于水库中,在河口发现的族群,相信是从水库透过水道或溢流逃逸出来的幼鱼,而牠们竟然亦适应了酸碱度很不同的河口地带,而且更顺利度过香港的冬季,可以在河口定居。(牠们原居地气温是摄氏23-30度,而香港的冬季可在10度以下。)为求客观,暂时称照片中的慈鲷为Vieja cf. fenestrata 慈鲷是比较有侵略性的鱼,如只生活在水库水塘中,总算只是局限于一个人工生境中,那里是外来族大本营,自生自灭,对其他天然生境影响不大。 但牠们现在开枝散叶,来到在天然的河口生活,会否为香港原生的河口鱼类及生态带来影响呢? 暂时所见,这个河口区仍然见到不少原生鱼类,如鱲鱼、多种鰕虎、红友幼鱼等,希望Vieja cf. fenestrata,或其他丽体鱼,既然也是被因为人类的干扰,而离乡别井,来到这里安居,那便和原生鱼类和谐共处吧。 最后,这是另一条Vieja cf. fenestrata,拍得模糊不清,为何仍贴出来献丑呢?因为这不是在河口汽水带拍摄的,而是在海水区域的珊瑚群落区拍摄的! 一条征海的慈鲷,难道牠想变身为珊瑚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