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亞硝水母和牠的跟斑



巴布亞硝水母(Mastigias papua),香港常見的水母之一。
半透明的泳鐘上佈著淡黃色斑點,有些個體是淡藍或綠色,
體色的變異應該是和體內共生蟲黃藻有關。
巴布亞硝水母會在陽光充沛日子,在水面層朝向陽光游動,
讓共生蟲黃藻進行光合作用,製造營養。
不止一次,踫到的巴布亞硝水母都像這水母一樣,沉在水底玩『倒豎樁』。
個人估計可能是休息狀態中,或是因為水濁和天陰原因,不太有利光合作用,
於是水母將泳鐘向下,八隻口腕向上,變成牠的遠親海葵一樣,以口腕作為觸手捕捉水中微生物攝食。情況有如朝天水母(Cassiopea sp.)一樣。

咦,有一雙小眼睛從這水母的口腕中窺伺外面的世界!

原來是一條水母跟斑-黃色小魚,正在隱藏於水母口腕背後。

黃色小魚是一條鰺科的幼魚,大了會成為俗稱的Jackfish。
鰺科幼魚是幾科會和水母共生的表層魚類之一。
牠在倒轉的巴布亞硝水母口腕中遊走,有點像小丑魚在海葵觸手中受到保護一樣。

這黃色的小鰺魚和之前見到在端鞭水母貼身而游的小魚相似,不知是否同一種。

鰺科幼魚大都喜歡在浮在水面的物件下活動,如海藻、浮木、甚至大型生物等,
這些水中浮物都是為這些表層魚類在大海中提供一個依靠,
以至遮陰及隱藏的一個棲所。
而水母更是其中一個可提供保護的浮游活物。

魚和水母的關係大都是片利共生,小魚得到水母的保護,甚至可獲得食物殘餘。
對水母無害也無益。
不過有時候某種魚的片利共生會變成成寄棲共生/寄食性(Ectoparasitism/ inquilinism),小魚竟然會咬食水母。
幸好照片中的鰺科幼魚不是那種忘恩負義的魚,
不會恩將仇報,反咬『保佢大』的水母。
 
綠海龜:『老友,你咁似我嘅!』
分享到Facebook

最新文章

技術平台: Nasthon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