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點病(6):新種白點病?

最近我們一再的聽到或讀到有關一個新變種的多子小瓜蟲(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
這種白點蟲對於孔雀石綠草酸鹽的治療很不敏感。
這是否真的是一個變種、一個特別亞種,
或者是一種對常用藥物有抗藥性的病源,
目前沒有任何人可以肯定。

在 20 年前就已經遇到了無法治療的白點病。當時是一個養殖密度非常高的培育缸。那時候用藥都沒效。

根據可信的報導看起來,
這個事實上應該是一種對於至今所有常用藥物具有"免疫力"的病原。
至少在受感然的族群總是會再度爆發感染。

就好像在遭遇暴力新情況時的反應一樣,
藥物的劑量就會下得更重、
多種藥物組合齊下、
全新未用在白點病的相關藥物、
溫度實驗等等的"測試"。
這一切的作法卻只傷到魚隻:
減弱了免疫系統、傷及內部器官,
損害了有用的細菌,
而且對水草造成無法修復的傷害。

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在這種情況下,
白點病非藥物療法(搬遷法與紫外線殺菌燈矽藻過濾器與細沙過濾器)的優勢就很明顯了。
這保證不是白點蟲的變異種,
透過足夠紫外線C的治療、細沙或矽藻過濾器或者每日 90% 的換水,
就能夠對抗了。
在較小型的設施或販賣缸中,
搬遷法是絕佳的作法。
非藥物療法當然更費時也更費力。
但是不論從哪個角度來看,
對於我們所照顧的水族動物來說更好,
也不會以不必要的法方式來弱化牠們。
水族業者無論如何都應當採取非藥物療法,
因為經由強效藥物弱化的魚隻,
在變換環境時會遭遇更多的緊迫,
況且非常可能存在但未活化的病原,
也會再度立即有致病力。

首次成功報告(2005 年 11 月 25 日)是由紐倫堡的一家寵物店提出的:
在歷經使用常見的白點病治療藥物後,
採取了紫外線殺菌燈、矽藻過濾器甚至換水等強力的作法,
"新種白點病"至少目前不再存在了,
魚隻完全沒有生病的跡象。

一例成功治療的最新報導

特別感謝 Rainer Deible 提供了這起非藥物療法的成功報告:

這是一個總水量約 140 公升的缸子。
這個缸子是在 2005 年 12 月設缸的,
裡面飼養了 15 隻金三角燈(Trigonostigma espei)和 5 隻蛇魚(Pangio sp.)。

最近又放進了一群紅六間鯽(Puntius pentazona)。
就在兩天以後見到了第一隻魚體上有數個病原,
沒問題,
倒入了常用的一種白點病藥物然後等待。
經過了一個星期以後,
雖然沒見到更多的白點,
可是儘管後續追加了好次的劑量,
也出現了第一隻金三角燈的輕微感染。

經常被人推薦的雞尾酒療法(含銅離子)我並不想採用,
因為這個缸子已經完全布置好了,
況且裡面也有一些紅櫻桃蝦。
此外我看過好幾次魚隻能歷經這種治療存活下來,
可是大部分的魚都成了特殊垃圾。

後續的做法是更大規模的換水達 80%,
然後使用一個 36W UVC 殺菌燈。
在四天以後就沒再看到任何一個白點蟲了。
不過每周還是繼續以殺菌燈照射好幾次,
期間也每兩天就進行換水 50%。

殺菌燈的功率極為重要,
常用的 6W 殺菌燈幾乎不會成功。
矽藻過濾器可達相同的效果,
或者兩者結合使用。

Ich danke Herrn Bernd Kaufmann für die Zustimmung der chinesischen Übersetzungen. 
 
分享到Facebook

最新文章

技術平台: Nasthon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