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長10-12CM,橢圓形。天藍色。飼養水溫22-27攝氏度,水質要求不嚴。餌料有魚蟲、水蚯蚓等,餌料以小型活食為主,食性較雜,對人造飼料也能很好攝食。繁殖水溫26-27攝氏度。
接吻魚又叫親嘴魚、吻魚、桃花魚、吻嘴魚、香吻魚、接吻鬥魚等,在分類學上隸屬於鱸形目、吻鱸科、釘嘴魚屬,以魚喜相互“接吻”而聞名。實際上,不僅異性魚即使同性魚也有“接吻”動作,故一般認為接吻魚的“接吻”並不是友情表示,也許是一種爭鬥。
產地:亞洲的泰國。一般成魚體長8-10公分。適合水溫:20-25℃水質要求:總硬度(gH):6-8dGH,酸鹼度(pH):6.5-7.5。
火焰變色龍屬於Nandidae科的新發現魚種,大約在1999年出現在亞洲水族市場上。同科魚種還產於泰國、馬來西亞等地,該魚在原產地被稱為“紅寶石”。
體長10-13cm,橢圓形。藍灰色,從吻端到尾部有一條黑色縱條紋,全身布滿銀色斑點,泛着金屬光澤。飼養水溫22-26攝氏度,繁殖水溫26-27攝氏度,水質要求不嚴,該魚食量大,喜食紅蟲等動物性飼料,也可以投喂人工飼料。
本科魚為淡水魚,分布於巴基斯坦、印度、馬來群島到韓國等淡水流域,棲息於江河支流、小溪、溝渠、池塘或稻田等湖沼或平原緩流區,捕食浮遊動物、水生昆蟲、孑孓及蠕蟲為食,藍蔓龍、接吻魚等分別同屬於攀鱸亞目下的攀鱸科、吻鱸科,因此也一併在此列出。
英文名稱:VT(veil tail)馬尾-VT也是大家最常見的了,一般尾巴的角度不會超過60度,幾乎所有魚市都有這種鬥魚出售,當然也最便宜了
英文名稱:DT(double tail). DT雙尾鬥魚,其實是鬥魚尾形的突變,有人認為它是一種畸形,尾巴中間分成了兩半,其實以上所介紹的鬥魚都可以出現雙尾,本人認為HM的雙尾最為好看。
英文名稱:PK(plakat據說是泰語將軍的發音). 將軍斗英文縮寫PK,其實就是短尾鬥魚,尾巴短小,但身體強壯,他們中的強者被人們選出來進行“強化訓練”,向博斗的方向發展,不過他的顏色繁多,游姿美麗,也吸引了不少玩家。
CT的表現是,尾部出現針狀,如同國王(歐洲)所戴的皇冠一般,稱為冠尾,也有些像雄獅面部的鬃毛,所以香港地區叫獅王鬥魚
D就是尾巴展開角度達不到180的鬥魚,一般在60度到120之間可稱為三角尾,而SD即超級三角尾,尾巴角度在120—180度之間,其實三角尾是在改良HM的過程中產生的,所以沒有HM那麼珍貴
Dario dayingensis 產地:中國雲南
本問針對原文我作了整理和部分修改,大家可以看看,學習一下迷鰓魚里的王者---戰狗。
黃曼龍魚體呈長橢圓形,偏偏,尾鰭淺叉形,體長可達14厘米,魚體金黃色,眼睛紅色,各鰭為銀白色,且上面布滿金黃色斑點。在光照下金光閃閃。胸鰭演變成絲狀觸鬚。
麗麗魚體長5厘米,體形呈長橢圓形、側扁,頭大、眼大、翹嘴。雄體呈紅、橙、藍三色)頭部橙色、嵌黑眼珠紅眼圈,鰓蓋上有藍色斑;軀幹部有橙藍色條紋。背鰭、臀鰭、尾鰭上飾有紅、藍色斑點,鑲紅色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