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式水族造景深入解析(04):動物的發展與數量

 
圖片協力:台灣魚雜誌社
版權聲明:本文中凡有「©台灣魚雜誌社」標示之圖片,版權均為台灣魚雜誌社所擁有,未經書面正式授權,嚴禁以一切方式刊登或轉載。


​03. 動物的發展(加權比重為 4 倍)

​現今經常能發現有些人工繁殖的個體飼養得很糟糕。
證據是這些魚通常很瘦小或者畸形。
這類體型不良的個體當然並不屬於美好的水族缸。
在此順帶一提的是,
有很多魚種現在都有「長鰭」的人工培育種出現,
這類變異種的游動能力不佳,
況且也沒法繁殖後代。
為何人類總是喜歡改造自然?
先天畸形的後代都不屬於我們的水族缸。
​有些魚種在水草缸內偶爾會繁殖下一代。
此處所指的當然不是孔雀魚或紅箭之類的魚種,
這類的魚到處都能生。
我們所談的是例如鉛筆燈或黃金鱂之類的魚種。
當這類的魚能夠繁殖時,
意味着族缸的環境很良好,
因為這些魚只有當生活條件很理想時才會繁殖。
「大帆」或「長鰭」的人工改良品種觀賞魚雖然很漂亮且受到許多水族愛好者的歡迎,但畢竟並不屬於「天然」的品種,放養在和荷蘭式水草缸反而會被扣分。
 

​​動物的發展之評分重點:
甲、
是否有畸形和令人遺憾的體型。
上層和底層的族群必須獲得良好的營養和發展,
但也不應過度肥胖。
只要是天生可能或是正常的,
幼體可以出現任何的大小、色彩和紋路不足。
否則幼體應當與父母親外型一致。
乙、
相較於最大可達目標,
無脊椎動物的生長和大小應當相當良好。
雖然荷蘭式水草缸的造景是水中的人造花園,對於觀賞魚的放養卻限制在「天然」的品種,這是其他水族造景比賽所沒有訂定的比賽規則。
 
 

 

04. 動物的數量(加權比重為 2 倍)

這個問題浮上檯面了,
水族缸的飼養密度是否過高或過低。
在實際上,
幾乎沒見過飼養密度過低的例子。
我們都傾向於要在水族缸中放養越多魚越好。
這是可以理解的,
因為漂亮的觀賞魚那麼多,
很難決定那些是不要的。
如果我們去水族館或寵物店只是為了買罐飼料,
最好把雙手始終都插在口袋內別動,
否則一個不小心就會提了一袋新魚回家去。
水族缸內的飼養密度過高會帶來很大的危險。
遇到這個狀況我們沒法從大自然的案例尋求協助,
在天然水域中,
魚隻的密度非常的小,
如果我們想要模擬自然,
那麼缸子將會變得非常的無趣:
一個兩公尺長的缸子只放養一兩條魚。
這對任何人都毫無吸引力!
所以這裏必須要透過水族飼養經驗來尋求支持,
而想找出一條通則卻是非常的困難,
因為實際上沒有兩個水族缸環境是一樣的。
依據荷蘭式水草缸對於觀賞魚的放養密度標準,小型魚放養數量的大原則是:每一公克的魚隻重量需要三公升的水量,或每條魚大約需要 7-10 公升的水量。
 

​對此,
我們常以生物平衡的概念來探討。
不過要提醒的是,
水族缸的設計經驗和大自然是完全不同的。
在大自然中,
平衡的概念是廢棄物和食物的整個循環。
魚類製造廢棄物,
被細菌分解成有機質,
然後被植物當作養份吸收。
所謂的植物也包括了微小的藻類,
藻類會被水蚤和劍水蚤吃掉,
而水蚤和劍水蚤又會變成魚類的食物,
然後繼續排出廢棄物。
這樣的循環在我們的水族缸是不會發生的,
首先是因為我們並不容許藻類的出現,
其次是微小的動物(活餌)在缸子內是沒機會存活的,
因為很快就會被魚類吃掉。
我們實際上每天都要丟入新的一批活餌,
否則水族缸內的魚隻便會挨餓。
因此水族所談論的生物平衡,
是指魚類所容許製造的廢棄物份量,
乃是細菌所能夠轉換並且給水草當作養份吸收的份量。
份量到底是多少,
端看許多因子而定,
例如水草的狀態、打氣、水流、過濾、照明和溫度。
依據荷蘭式水草缸的評分規則,較大型的觀賞魚如神仙魚或七彩神仙,每隻個體至少需要約 50 公升的水量,且水族缸的長度必須夠大。小型缸飼養中大型觀賞魚會被扣分。
 

​​水草的狀態是個相當重要的因子。
水族缸內有多少水草和種類?
生長快速的水草比慢速的種類消耗更多的營養。
另一個因子是水中的溶氧量。
每一種生物都會消耗氧氣,
不論是植物或動物。
就算是硝化細菌也必須在水中有足夠的氧氣才會作用。
白天的時候光線充足,
植物製造氧氣,
而純水生植物又比濕地植物製造更多的氧氣。
夜晚的時候植物不再釋出氧氣,
可是氧氣消耗持續在進行。
所以水流就非常重要了。
水分子在表面和空氣接觸藉以提高溶氧量。
​水流可以透過打氣和過濾器來營造。
打氣是利用幫浦把空氣打入水族缸中,
並形成氣泡上升,
氣泡在上升至水面的過程中,
推動了水的流動,
因而製造了水流。
打氣當然可以和過濾器結合使用,
因為也有靠打氣運作的過濾器。
靠馬達推動的過濾器當然可以製造水流,
過濾器的吸水口設置在水底,
送水口則設置在水面。
在荷蘭式水草造景評分中,健康幼體的出現意味着水族環境處於長期維持良好的狀態,具有加分的效果,尤其是此項目所佔的加權比重很高。
 

​照明也是非常的重要,
因為水草唯有進行光合作用,
才能夠生長並吸收營養。
最後是溫度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溫度越高,
水中的溶氧量就越低。
所以不要讓溫度過高。
這裏只能談個概念,
因為考慮到這些所有的因子以後,
要找出一條通則實在很難。
在荷蘭水族界有這麼一條大原則:
每一公克的魚隻重量需要三公升的水量。
以魚隻重量來計算水量的方式是其他地方很少見的。
如果以重量轉換成大概的長度,
那麼每條魚大約需要 7-10 公升的水量。
這裏指的是一般水草缸所飼養的小型魚,
例如鉛筆燈、三角燈、斑馬魚、四間...等等。
如果要養較大型的魚,
每條魚的相對水量就必須放大。
所以每條神仙魚或七彩神仙需要約 50 公升的水量才能過得快活。
有別於一般人的認知,荷蘭式水草缸其實非常重視水族環境的平衡,對於水中動物的低密度飼養有嚴格的要求,因此荷蘭式水族造景在遠觀時,帶給觀賞者的是一種相對寧靜的感覺。
 

​動物的數量之評分重點:
甲、
動物的尺寸是以成體的角度來判斷,
數量不可過多。
過度擁擠的水族缸導致水族環境的負擔過重,
既使有良好的過濾器和大量生長快速的水草,
水族缸也會遭受汙染。
通常發生在動物繁殖並養育後代,
以及擴張領域之時。
來自其他動物的干擾應當儘可能減少。
乙、
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之間的比例也會進行評估。
在荷蘭式水族造景的評分不僅只看觀賞魚,無脊椎動物如觀賞蝦,不論是健康狀態或數量密度,也都被列入觀察評分的範圍內。
 
 

 
待續...
分享到Facebook

最新文章

技術平台: Nasthon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