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鯉科]燕子美人

 [脂鯉科]燕子美人

中文名:燕子美人
別名:絲鰭彩虹魚,新幾內亞彩虹魚
英文名:Threadfin rainbowfish
學名:Iriatherina werneri (Meinken,1974)
原產地/分佈: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
成魚體長:4 - 5 cm
性格:溫和
適宜溫度:26 - 30 ℃
酸鹼度:PH 6 - 8
硬度(dGH): 5 - 12 °N
活動水層:頂層
繁殖方式:卵生,無法人工繁殖
餌料:以水蚤為主。

介紹:燕子美人最早的採集紀錄在公元1973年由德國人Arthur Werner與Erich Frech於西巴布亞(West Papua)一個名為Merauke鎮郊的農田中所發現。燕子美人的棲地型態為水流流速慢、乾淨、有豐富植被覆蓋的水域。

燕子美人最讓人印象深刻之處在於其鰭形。體尖梭形,腹部圓.尾柄長。體背部青色,腹部金黃色,體側中央從眼晴到尾柄方向一條金黃色帶。背鰭挺撥修長,鰭條未梢尖長,向後廷伸起過尾鰭.腹鰭變異為兩根長長的尖鰭,形似燕子。

成熟雄魚第一背鰭是由六根鰭條所構成的明顯扇狀;第二背鰭與臀鰭末端均延伸成飄逸絲狀,至於體色則以帶有金屬光澤的銀色為主,有時會顯現出略帶粉色系的色彩。無論是在室內或室外,燕子美人均有繁殖成功的紀錄。

根據國內外同好的經驗,燕子美人的繁殖有幾個小訣竅。其中最重要的是提供濃密的墨絲團給種魚當作產卵的介質。小魚約在數天之後孵化,初孵的仔魚非常細小,小到需要用綠水和尺寸小的微生物來進行餵食,這一點是燕子美人仔魚飼育失敗的主要原因,有興趣進行繁殖的朋友務必要特別注意。

到目前為止,有三個地方品種。
新幾內亞品種:最早的標本來自新幾內亞,所以也稱新幾內亞彩虹魚
澳大利亞品種:相對新幾內亞品種來說,身體及鰭要暗一點
奧士蘭州品種:這是來自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帶有黃色鰭邊美麗品種

分享到Facebook

最新文章

技術平台: Nasthon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