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飼養慈鯛常見的疾病與防治措施里給各位魚友介紹了關於短鯛常見疾病的注意事項,但是很多魚友看到自己心愛的短鯛生了病確又束手無策,所以本文針對短鯛常見的疾病--腹水給各位水族玩家介紹下。
疾病名稱:腹水
病情介紹:腹水不是一種病,而是綜合腸胃問題的一種病象體現。
病群:三湖、西非和南美的短鯛,一般為小型鯛類。
癥狀:魚總是趴在缸底切腹部脹大,呼吸急促,遊動起來不是特別順暢,體色變灰暗。
病因:主要是因為魚兒對水質的不適應導致腸胃功能的衰退。或者說,腸胃的進化功能跟不上環境的改變,就拿短鯛來說,原水的環境軟、酸、PH 4.5是很常見的事,但是在我們人工飼養的環境下很少有這樣的條件,咱們人工下的水質含過多的鈣鎂離子,魚兒的腸胃就得適應,而人工環境與原生環境水質下的菌體不同,腸胃也需要來適應。所以腸胃的功能就很容易出現問題。原來的腸胃在原生環境下吃硬殼昆蟲都問題,而現在卻慢慢演變成了一點點雜質都接受不了的易損腸胃。
引發:
- 腸胃消化不良和進不宜消化的食物
- 腸胃堵塞
- 腸胃蠕動功能退化
- 腸胃壁受損
- 細菌類感染
病情前兆:一般魚友的經驗就是魚兒不得病就是很健康,其實是忽視了得病前的亞健康觀察,很多病都能通過仔細的觀察,而且在這個狀態時下手,來進行治療,並且治癒的可能性就會高很多。腹水時很多魚友都說:一夜間突然就這樣了,其實並不是這樣,因為之前魚兒得病前的狀態你並未觀察。首先就是食慾不好,遊動也不精神了,通常還像狼一樣的,現在卻吃不下東西了,而且見到母魚也不興奮了,雖然遊動正常,但是卻不積極了,這時魚友一定要注意了,這樣的情況可能會在腹水前三天來臨。還有就是,顏色灰淡,士氣也沒了且排泄物有異常,我想每天看魚的魚友都應該察覺出來。在這階段其實魚友的心態越神經質越好,什麼都懷疑,一有覺得不一樣的地方,就要找出原因,一定不要什麼都無所謂。
治療方法:當已經確認魚兒腹水以後,這時大家要做的就是停食、自然光、30左右溫度,、水質盡量酸,軟、添加黑水、添加鹽、用治療缸,不要底沙的,給魚兒一個最好的生態環境,這樣才有助於恢復和治療,延長魚兒的壽命。然後要清楚引起腹水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一般,腹水除了細菌感染和腸胃堵塞需要用藥外,其他都不需要,所以說如果是細菌感染就用抗生素類要,如果是腸胃堵塞,用慶大類葯,採用量達短時間葯浴,覺得不可在缸里直接下藥,這樣會破壞生態環境,一般一天葯浴兩次,一次20分鐘左右,一個星期換一次水。腹水是短鯛中最難治的病,需要長時間的等待腸胃恢復,所以很多魚都沒有那麼多體力來耗,所以如何魚兒現有的狀態來維持最長的治療時間才是治療腹水的關鍵。最後就是,腹水需要魚兒更多的休息。
到此關於短鯛腹水的病情及處理就介紹完了,希望對所有水族玩家有所幫助,下期介紹針對短鯛腸炎的問題再給魚友做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