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魚友諮詢或者求教應對水霉病的帖子,今天有時間就把自己之前學習和實踐的一些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什麼是水霉病?
水霉病又稱膚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魚類的真菌病之一,引起這種病的病原體在到目前已經發現有十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是水霉和綿霉。該病是由真菌寄生魚體表引起,主要是真菌門藻狀菌綱水霉目水霉科的水霉屬和綿霉屬。它們對溫度適應範圍很廣,5-26℃均可生長繁殖,最適溫度13-18℃。水質較清的水體中生長較好。
對寄主也無嚴格選擇性,各種飼養在魚缸內的動物,從卵到各齡魚都可感染,造成此病的因素大約有:
- 外傷、局部的組織壞死
- 是水溫劇烈變化(龍魚抵抗力下降,組織變壞)
- 是在季節交替時易發生
- 是卵堆積(造成局部缺氧,卵膜開始腐爛被感染)
- 動物性餌料長期浸泡發生變質,為病菌繁殖提供溫床和爆發條件。
水霉病的發生主要因為緊迫造成的二次性感染,魚只因擁擠、移動或其他不良環境因素的影響,造成體表組織受傷,水中的水霉病游孢子即伺機附着,於壞死組織上開始發芽形成菌絲,菌絲除寄生於壞死組織外,尚可漫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組織,分泌消化酵母分解周圍組織,更而貫穿粘膜、鱗片、真皮深入肌肉,使皮膚與肌肉壞死。
2、如何治療水霉病
任何的病變和病症,最好的醫治都是在初期。但是如何才能在早期發現問題及時醫治呢。以下是我的一些經驗,主要的是針對龍魚:
我曾經嘗試過混養,但是由於個體懸殊過大而放棄。由於條件限制,其中一條暫養在底部過濾缸,大麥蟲和蝦肉等剩餘的餌料未及時清理,造成菌群大量繁殖,2條魚出現不同程度的病變表現。
小龍出現:蒙眼,和厭食。
大龍出現:的狀況與“剛剛好積”的與很相似的狀況。
感染部位形成灰白色棉絮狀覆蓋物。
病變部位初期呈圓形,後期則呈不規則的斑塊,嚴重時鱗片破損皮膚裸露,鱗底充血。
遊動緩慢,眼神倦怠,膽小、易受驚嚇;無胃口或者拒食。
治療方法:
使用仟湖4號魚葯(這種葯還是不錯的,一般的水族市場都有賣的。),專治水霉的特效藥。依據說明書的使用方法,分3天將藥量下到說明書的80%,依據魚的狀況在確定是否繼續添加余量。水溫必須保持在30-33度,依據病情逐步升高,不可操之過急。
如果有條件,下藥前將濾材取出!
- 第一天40%
- 第二天20%
- 第三天20%
第8天換水1/3,補充20%的葯
再持續7天,如魚的狀況好轉,逐步恢復,狀況已經得到控制,先別興奮別盲目餵食,這樣會給你的愛魚造成更大的負擔,即便它想吃你也要冷靜,別喂!
待病情穩定,有好轉的跡象時,這時缸內的病菌應該已經殺滅乾淨了,但是硝化細菌也被全部幹掉了,這就是為什麼不能餵食的原因。
第三周病情應該向好的方向發展了,這時可以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藥物,更換1/3的新水,溫度不變。
在添加硝化細菌,將濾材從新放回(必須用10%濃度的鹽水殺菌消毒,最好用開水高溫消毒)
這時的龍魚基本處於,初愈期,體力、食慾還都剛剛好轉,這時在開始少量的餵食,龍魚會很快恢復。
但是被細菌殘蝕的鱗片卻會很慢的恢復,有的需要在今後痊癒後進行美容拔鱗處理。
3、如何防治水霉病?
- 定期清理過濾系統,殘留的餌料一定要及時清除。
- 細心觀察,特別是有混養的魚只,往往發病都是從種群中最弱的開始。
- 適當添加龍魚活力液等天然微量元素,補充水質和魚只的營養,增強體質。
- 避免溫度大幅的降低
- 每年的春秋季節交換時,可以用10%的藥量進行水體和過濾系統消毒檢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