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霓虹灯病(2):成因与病菌

根据罗兰德包尔(Roland Buaer)的著述,
「假霓虹灯病」的成因是奴卡氏菌(Nocardia)造成的。
这只细菌造成或更确切的说是导致此病,
严格来说当然是正确的。
然而真正的造成原因和奴卡氏菌有关连的说法,
目前来看却顶多是个巧合。

奴卡氏菌是世界性广泛分布的菌种,
是一种兼性致病细菌,
生存于土壤内或底床上潮湿的区域。
在水族缸内和滑走性细菌(Flexibacter columnaris)以及鱼类结核病一样,
某个程度而言是个无所不在的细菌。
在正常的情况下,
这些细菌是绝对不会危害的。
唯有当生活条件对于细菌而言相当理想,
而且鱼类也因其他个种因素导致衰弱的时候,
这些细菌才得以在鱼类身上展开破坏性的作为。

奴卡氏菌和滑走性细菌(Flexibacter columnaris)很类似,
只有透过染色才能清楚的加以分辨。
就这方面来说并不是个大问题,
第一是透过排除诊断的方式来分辨胞子和细菌,
第二是不同细菌所造成的症状通常看起来都一样。

事实上造成奴卡氏菌或其他类似种类的细菌性感染之基本原因如下:

1. 从捕捞者或繁殖者乃至于进出口商、大盘商和小卖店,
一直到水族爱好者手上,
绝大多数是过多的鱼只处于过少的水量中。

2. 基于纯粹的成本考量,
鱼只在运送时又更加的拥挤。

3. 幼鱼在运送之前处于饥饿的状态,
以降低水质的污染。

4. 在保管鱼只的时候大量使用如抗生素类的药物,
而在运送鱼只的时候则使用镇静剂。

5. 在运送的水质内添加盐巴,
就算软水区域的鱼只也一样,

6. 错误且经常不足的营养。

7. 并非依据各鱼种需要所调制的水质。

8. 换水不足,
水质遭到代谢产物的严重污染。

健康的鱼只唯有在健康的环境中,
才能免于如真假霓虹灯病、鱼类结核病、柱状病等等的危害。
为了获得健康的鱼只,
我们在挑选水族馆时要非常的小心翼翼。
良好的保管和运送条件要花很多钱,
我们当然也必需支付这个费用。
如果包括捕捞者和繁殖者在内的水族业界,
无法获得足够的金钱来处理鱼「货」,
想当然尔会将品质牺牲掉。
从宠物饲养的道德观点来看,
休闲嗜好(也就是并非必要性)是仍旧完全不考虑这些成本的。



我们在水族馆时也只能对于价格做间接的影响以及必要时的停止购买。
不过回到家里就有许多可能性了,
得以提供我们心爱的鱼一个合适的饲养环境。

成长快速的水草和最理想的换水方式才是最重要的预防之道。


Ich danke Herrn Bernd Kaufmann für die Zustimmung der chinesischen Übersetzungen.

 
分享到Facebook

最新文章

技术平台: Nasthon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