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teven Chong
翻译:Paludarium
两年以前我第一次听到 ADA 的「侘草(Wabi-Kusa)」时,
我一方面被迷住了,
另一方面也犹豫了。
不可否认的,
依赖整丛植物随意成长的水族造景设计呈现,
侘草可说是一种极具自然风格的概念。
侘草也向既喜爱艺术亦热爱观赏鱼的水族爱好者们诉说著一个概念,
就让事物随意发展对于踏遍野外池塘和沼的人来说,
是个绝对具有吸引力的做法。
另一方面而言,
对于经常进行水族造的人士来说,
侘草也直接打击了培养技巧的必要性。
造景不再是依赖熟练的眼力和深思熟虑的计画,
而是很简单的在水族缸内放个两三个侘草,
造景就这么展开了。
如果说我自己都没有怀疑,
那就是骗人的。
然而经过了这么多年,
很显然这个概念越来越被接受了,
以侘草做为设计工具的威力,
不但很真实也很吸引人。
可能还有人不清楚,
侘草是 ADA 的产品之一。
基本上这是一个覆蓋著水草的球体,
水草是以陆生型态种植的,
非常像是普通园艺店内的水耕栽培。
可是和一般所贩卖的水草不同的是,
侘草通常内含多种的植物,
并不是要加以分开并种入底床上,
而市就直接放入水族缸或容器内,
里面只装了少许的水,
让植物能维持住陆生的型态,
以比较像是盆栽的形式存在。
透过容许狂野来创造自然美的概念,
让植物混合成长所造成的小「混乱」,
不论是哪一种方式的结果都是很令人震惊的。
日语中「侘草(Wabi-Kusa)」的概念是来自「侘寂(Wabi-Sabi)」,
这是诉诸于大自然少许混乱的美感。
草的意思是野草或植物。
在天野尚最早期的出版书籍中,
也提到了发现一小片野草地之美,
而如今这个美景转变成了商品。
虽然任何以此造景风格参赛的人,
实在很难获得高分,
我还是必须说,
侘草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也能给人一种清新自由的勇气。
虽然恬静植栽也能够和沉木与岩石搭配成较复杂的设计,
不过 ADA 更强调单独的侘草。
在背景简单的底砂上种植几株挺立的植物群,
或者只使用矮珍珠(Glossostigma elatinoides)来当作侘草的前景。
传统上单纯只用水草的造景,
很容易流于单调乏味,
所以习惯上这种做法只留给技术高超的荷兰式水族造景,
侘草的全然混乱和植物群体的一体混合,
对于打破单调乏味有着惊人的效果。
侘草这个名称取得很好,
也的确抓住了「侘寂」那种恬静古雅的感觉。
侘草代表着容许更无拘束的休闲嗜好,
或一个单纯自然爱好者所要创造的美丽布景,
这或许才是我最重视的部分。
我总是看到水族造景团体,
将水族造景散播给更广大的群众,
视为很重要的任务。
可是要投入水族造景却是相当困难的。
虽然我们能够让水草长得很好,
却无法让造景看起来很漂亮或者做出更完美安排,
我们也都很清楚那种挫折。
透过方便简单且耳目一新的侘草,
设计漂亮水族缸的艰钜工作,
将不在需要大量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
一切都变得简单多了。
侘草能来更多爱好者的潜力是很明确的,
我对此也是感到很兴奋的。
我也很期待「侘」的未来世界。
译注:
「侘」的中文汉语拼音为 chà; 注音为 ㄔㄚˋ。
在日语中此字已转变成其他的含意。
日语「侘」的中文字面翻译解释有两个: ① 简素、朴实;② 幽闲、恬静,
也有人认为「侘」是在简居中享受闲乐并在贫乏中悠然望天,
将「侘」一字的意境传达得很漂亮。
而日语「侘寂」的中文字面翻译解释则是「简素古雅」,
也有人认为「侘寂」是借由艺术的手段营造出一种情境,
让人们能够安静下来看见简单的价值并与自然和谐共鸣。
同样的也将「侘寂」的意境也注释得非常的美。
在几经思索以后,
译者决定保留「侘草」的原词,
仅在文末提供注释。
就像日语中的「岩组(Iwagumi)」和「流木(Ryuboku)」水族造景等名称一样,
其实都找不到更传神的中文来替代。
原文网址:
http://www.aquascapingworld.com/magazine/September-2008/September-2008/Wabi-Kusa-Aquascaping.html
原文讨论:
http://www.aquascapingworld.com/forum/aquascaping-world-magazine-discussions/1149-wabi-kusa-aquascaping-style.html#post11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