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門拜訪荷蘭式水草造景比賽的冠軍得主(3):相談甚歡

沒想到 Willem 搖搖手說不、不!
他要我們留下來並到客廳的沙發上坐著,
這時候 van Wezel 太太端出了兩盤麵包,
麵包裡面已經夾好了火腿肉或乳酪切片。
我和內人這時候才恍然大悟,
原來 Willem 與我們約定 11:00 來訪,
其實就是有意請我們共進午餐。
Willem 和 Fred 率先拿起了午餐吃了起來,
看到主人家們如此的盛情接待,
我們一家四口也就不客氣了。
van Wezel 太太隨後端出了兩杯荷蘭茶給我和內人品嘗,
並且給兩個小朋友各一瓶可樂喝。
到了此時此刻,
我和內人來訪前的所有胡亂臆測和拘謹不安,
現在可說是全部一掃而空。
由於心裡已經不再有任何顧忌,
我和 Fred 與 Willem 的話閘子就這麼打開了。
在用餐期間,
Willem 和 Fred 父子倆彼此調侃了起來。
Willem 說明明是老爸的水草造景比較漂亮,
結果今年只拿到了本區的第四名,
而兒子的水草造景其實沒那麼漂亮,
卻拿到了區域冠軍能夠進入全國決賽。
Fred 則回敬說本來就是他自己的水草造景比較漂亮。
Willem 又說,
燈罩層板用魔術氈固定的方式是他發明的,
Fred 則反駁說施工主要是他在做......。
我告訴 Willem 說,
我感受得到他對於被兒子超越一事覺得很驕傲。
天底下有哪個父親不希望兒子能夠青出於藍的?
特別是全家人能夠擁有共同的休閒嗜好,
這不知羨煞了世上多少夫妻或親子關係不和睦的家庭?

荷蘭式水草缸以每 10 公分水族缸長度運用一種水草為原則,因此 180 公分的缸子就以 18 種水草為原則。

我問 Willem 和 Fred 荷蘭有少個水族分區,
他們說荷蘭目前有十四個分區的水族俱樂部,
而他們所處的南荷蘭北區是全荷蘭人數第二多的,
會員數有 107 人,
有些分區俱樂部的活躍會員太少了,
如今已經是名存實亡。
我問會員人數減少是甚麼原因?
Willem 說是現在的年輕人接觸水族的變少了,
大家花了很多時間玩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
我又問天野風格(Amano style)的水草造景會不會影響到年輕人對傳統荷蘭式造景的喜好,
Willem 說在荷蘭喜歡天野風格的人大約只有 10%,
大部分的人還是喜歡傳統的荷蘭式水草造景,
年輕人接觸水族的人數之所以變少,
主要問題點還是花了太多時間在玩電子產品上。
我本來很想告訴 Willem,
有機會可以到台灣走走,
那才能夠真正的見識一下台灣島內的最大民族:
低頭族!
話說我們這兩年在德國和荷蘭旅行,
觀察到一個在台灣相當罕見的現象:
不論是在咖啡座、酒館或餐廳內,
歐洲(德國和荷蘭)人大都是在聊天互動或聽音樂閱讀,
絕少有人低著頭玩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
最奇特的是,
在我們搭乘高鐵往來德國和荷蘭的旅途之中,
就能夠在國際列車上瞧見許多不同的民族習性:
黃種人旅客是使用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比例最高的!
而白種人旅客則是閱讀書報比例最高的!
我從這些片面的觀察只能說,
黃種人是使用科技產品比例最高的一個族群。

爸爸 Willem 拿著自己 iPad 當起了觀眾,一邊聽 Fred 解說水草該如何施肥,一邊幫我倆攝影。

此外,
我之所以會用天野風格(Amano style)而不用自然風格(Natural sytle)一詞,
是因為 2011 年時德國的 Bernd Degen 來台灣擔任七彩神仙評審時,
我在聊天時警覺到 Bernd Degen 始終以「天野風格」來稱呼,
完全不用「自然風格」這樣的字眼。
其實我們應該換個角度來思考,
天野尚以個人之好惡嚴格限制(或說屏除)紅色水草在水族造景的運用,
但卻冠上了「自然風格」這樣的稱號,
這是非常具有爭議性的。
難不成紅色的植物和景觀都不是地球大自然的一部份?
或者在日本春天的櫻花和秋天的楓葉也都是綠色的?
再說現今的所謂自然風格水族造景,
真的都是模擬自然的水底景觀嗎?
天野尚把自己的風格稱為「自然風格」,
那麼荷蘭和德國的玩家們早先幾十年來的水草造景手法,
豈不是全被打入了「不自然」的那一類?
這叫水草造景歷史比日本還悠久的歐洲人情何以堪?
同樣的道理,
美國 Diana Walstad 的「天然水草缸(Natural Planted Tank)」也是類似的情況,
現在也很少在美國論壇上聽到有人這麼稱呼了,
取而代之的是低科技水草缸(Low Tech Tank)或 Walstad 風格(Walstad Style)的的水草缸。
畢竟,
冠上了天然或自然(Natural)的字眼,
很容易就不小心傷害到其他不同的做法和看法,
站在相互尊重的角度而言,
用詞遣字還是多加斟酌比較妥當,
反倒是以冠上姓氏風格的稱呼方式,
可說是能夠尊重原創者又不傷害其他流派的用詞遣字。
況且現在我要與荷蘭人閒聊水草造景,
最好也要顧及對方的可能感受吧,
而我在和 Willem 的談話過程當中,
他也始終以天野風格來稱呼所謂的自然風格。

埃及神仙(Pterophyllum altum)野生個體的總高度可超過 50 公分,在人工環境飼養下也已知有超過 40 公分。

Willem 問我也有養其他的魚嗎?
我回答沒有。
Willem 說他也養過埃及神仙(Pterophyllum altum),
他用拉丁學明說出了埃及神仙的名字,
可是又怕我不懂,
於是比手劃腳的解釋是比普通神仙魚還要高大的一種神仙魚,
我也以埃及神仙的拉丁學名回答說我知道這隻魚,
並且表示埃及神仙在台灣養得不算是很好。
由於我在 1992 年時幫台灣的水族生態雜誌撰寫了「熱帶魚之帝王~埃及神仙」一文,
因此對這隻神仙魚的來龍去脈印象非常深刻。
Willem 說他的埃及神仙養到了上下 35 公分高,
後來送給 Marco Aukes 繼續飼養了,
因為他有個三公尺大的缸子可以養,
他建議我可以到 Marco Aukes 那裏看看。
我心想真的好可惜,
這次來訪巧遇 Marco Aukes 的太太臨盆,
否則的話可以好好的拜訪他。
由於我當年引述德國文獻的埃及神仙最高尺寸,
和目前中文網路上廣為流傳的數據有著相當的出入,
於是就問 Willem 埃及神仙含上下鰭的體高最大可以到多少?
他回答最大能到 45 公分高。
聽到了這個答案,
令我覺得十分欣慰,
因為早在 20 年前我就指出野生埃及神仙的總體高可超越 50 公分!
況且就算是現在的英語版的維基百科,
也提到野生埃及神仙總高度可超過 50 公分,
人工環境飼養也已知有超過 40 公分。
我也很好奇的問 Willem 是否曾養過七彩神仙,
他表示曾經養過野生棕五彩,
而他也只喜歡野生七彩,
當時還產卵繁殖過。
我很好奇七彩神仙能不能放水草缸,
Willem 則表示七彩神仙的水溫要求較高,
不適合養在水草缸內。

Fred 坐上電腦桌前,很熱心的教我如何透過雷德菲爾德比例(Redfield ratio)來調整施肥劑量和比例,以免爆藻。

我問 Willem 有沒有嘗試過天野風格的水草造景,
他表示曾經做有過一次造景,
剛看時會覺得很漂亮,
可是看久了實在太無聊了,
所以兩個星期後就拆掉了。
Willem 對天野風格水族造景的個人感覺是:
造景的目的是為了在最漂亮的時候拍照,
他看過很多人在水族造景達到巔峰時拍照,
之後就因疏於管理變成了雜亂的水草缸,
或者就是等著準備翻缸重新造景,
況且水草種類的選擇也比較少,
不像是荷蘭式的水草缸,
隨時可以改變水草品種和造景,
不會覺得枯燥無聊。
我問 Willem 和 Fred 多久會換一次水草品種或造景,
他們的回答很乾脆,
看膩的時候隨時都可換,
有時候幾個月,
也可能只有一個星期。
父子倆不約而同的表示:
這次是為了你們來參觀才特地保留了原本的造景,
搞不好你們待會兒才剛走出門口,
我們就立刻拔草換景了!
Willem 作勢要捲起袖子的樣子。
我笑著向 Willem 和 Fred 致歉,
是我害他們忍受同一個造景那麼久的時間。

van Wezel 家族水草缸所添加的肥料營養,左起:EasyCarbo(戊二醛)、硝酸溶液、螯合鐵肥溶液、磷酸溶液和鉀肥溶液。

Willem 問我玩水草多久了?
我告訴他雖然已經超過 25 年了,
但造景方面始終很弱,
所以想向他觀摩學習。
我問 Willem 荷蘭式水草造景的秘訣是甚麼?
他說沒有甚麼特別的秘訣,
最要的就是水草葉形和色彩的對比,
另一個要點是佈局要高高低低的,
都同樣的高度就不好看了,
還有就是背景一定要是黑色的,
才能夠營造出佈景深邃的感覺。
我插嘴說,
還有萊登街道。
Willem 笑著說他來自萊登(Leiden),
萊登街道的手法是他帶來組特爾梅爾(Zoetermeer)這裡的。
另一個重點是水草種類不宜過多,
約略以每十公分水族缸長度一種水草,
所以 180 公分的水族缸就使用 18 種水草。
Willem 指著他的水草缸說:
最簡單的方法,
就是複製他的造景,
曾有比利時的草友仿效他的造景,
還拿到了比賽不錯的成績。
Willem 建議我也可以先模仿他的造景。
我接著問黃金比例和聚焦點的運用,
Willem 點出水族缸內的幾束水草,
指明哪些水草種類是放置在聚焦點上。

青出於藍的 Fred 今年(2013 年)打敗老爸 Willem 榮獲區域冠軍的成績單。評審除了打分數以外,也會加註優缺點的所在。

由於見到水族缸內有絲藻的蹤跡,
於是我提出藻類的問題。
Willem 認為藻類問題是施肥比例不當引起的,
我略帶疑惑的重複他所說的答案。
這個時候 Fred 坐上電腦桌前,
並且進入一個計算肥料劑量的網站。
我上前仔細一看,
原來是雷德菲爾德比例(Redfield ratio)。
Fred 很熱心的指導我如何運用這個比例來施肥,
並且表示只要水族缸維持在固定的硝酸和磷酸濃度比例,
那就不會爆藻。
然後 Fred 很熱誠的說要帶我上二樓參觀他的水族缸,
Willem 回應說他已經偷偷帶我們上去看過了。
我隨著 Fred 上二樓參觀閒聊的同時,
Willem 也拿著自己 iPad 當起觀眾邊幫我倆攝影。
我當時還真覺得有些尷尬,
畢竟不像 Willem 或 Fred 兩人一樣是水草造景界的名人,
我充其量只是個業餘混好玩的。
就在仔細端詳 Fred 的水族缸時,
我發覺除了左前景有一塊較大的留白區域以外,
右後景在小圓葉的後面和細葉鐵皇冠的下方,
也有一片底砂裸露的留白手法。
我問 Fred 荷蘭式水草造景不需要把水草都種滿底床嗎?
他回答是不需要的。
另一個令我感到好奇的,
是荷蘭式水草造景慣用的底床平台或墊高手法,
這在 Willem 和 Fred 的水族缸內都看不到。
Willem 說他們不使用底床的平台墊高,
僅有用前低後高的斜坡狀底床,
其餘的就讓水草自己去長高,
這能讓後景的汙物沉積在前景,
在換水清理時也比較方便。

荷蘭式水草造景除了講究葉形和色彩的對比以外,高低起伏也是很重要的特色,只可惜外界全都忽略了這一點。

另一個重要議題是底泥。
我問 Fred 如何使用泥土?
Fred 說雖然有些人在使用泥土,
但他們完的缸子全不用泥土。
我問為什麼?
Fred 說用泥土的話,
每次修剪水草就會搞得霧茫茫的一片,
影響視覺觀瞻很難看。
如果只用乾淨的底砂,
在修剪水草動到底床後,
水質也能夠很快地就會恢復清澈。
Fred 半開玩笑的說,
他在評審來家裡打分數的前一天,
才稍作換景並換植了一些新的水草,
隔日評審來看時也分辨不出來,
結果還得到了今年(2013 年)的區域冠軍。
我問 Fred 水草營養就完全只靠水體施肥囉?
他給我很肯定的答案。
說著引領我到床前的小桌子,
桌上有五個瓶瓶罐罐,
其中有四罐是自己條配的化學藥品,
分別是 EasyCarbo(戊二醛)、硝酸溶液、螯合鐵肥溶液、磷酸溶液和鉀肥溶液。
我問 Fred 那瓶 EasyCarbo 是甚麼,
他說是水草營養的一種,
罐子上剛好有各國語言的說明書,
他請我自己讀看看。
我看了一眼笑一下,
就把 EasyCarbo 放回桌上。

雖然這只是水草的暫存和調理缸,但看起來也是一個漂亮的造景缸。此缸內的水草可隨時拿出來造景使用。

接著我想了解二氧化碳的議題,
因為從前的荷蘭式水草缸大都是不打二氧化碳的。


待續......
 
分享到Facebook

最新文章

技術平台: Nasthon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