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尾滩上发现一对枪虾,一只褐色,另一只深褐色近黑色。而各自的大钳是一左一右。
从前,溪中有两片落叶在随水流飘荡。新落叶问旧落叶:‘师兄,你叶面上的莫非便是泳椿?’旧落叶...
巴布亚硝水母(Mastigias papua),香港常见的水母之一。半透明的泳钟上布著淡黄色斑点,有些个体是淡蓝或绿色,体色的变异应该是和体内共生虫黄藻有关。
近岸浅滩,只有及膝的水深,竟然也可以见到大型无脊椎动物,就是这只大型珍珠水母(Phyllorhiza punctata)。
近期水母浦头主题较热门,所以昨天在一浅水海岸见到一白色水母在游动,即系潜入水中看过究竟作直撃报导。
香港红树林上,较常见的一种螺: 翻唇玉黍螺(Littoraria ardouiniana 香港渔记称为斑肋滨螺)。
前日(2月2日)新闻报导《海下湾珊瑚险遭海胆啃光》,渔护署说‘于2006年发现园内海底逾300多个珊瑚群落被破坏至“甩皮甩骨”,上面更爬满正享用“珊瑚大餐”的海胆及海螺。
龙尾芦慈河中不明种的虾: 如有人知其ID,烦请通知,谢谢! Unidentified shrimp found at Lo Tse River estuary of Lung Mei, Tai Po.
在大埔龙尾滩,一个即将被填平改建为人工泳滩的天然泥石滩,一只美丽的小型海洋动物在水退时形成的潮池中出现,骤眼看似是一小海葵在正在招展牠的身上的触手。
山涧浅水石池中,一只细小的虾站在石上,两吋深的清澈水氹己足够成为牠们的乐土。
又咩嚟架,今次? 再睇过, 疑咦…咁嘅…. 原来系海参一条! 从外形判断,应该是丑海参Holothuria impatiens,是香港常见海参之一。
水中观鱼之际,面前出现了一个布满白点的蓝色波波。 原来是一只别致的水母。
顶住! 咩解咁威猛? 光手滑面蟹(Etisus laevimanus)
在龙尾滩,最容易见到的寄居蟹便是犹豫寄居蟹(Pagurus dubius)。牠们主要分布温带及热带海边的潮间带。
在一个长满藻类的礁壁上,黄藻丛中似乎有点异样。原来是一只黄色的海兔。
龙尾潮池中的海星颇为活跃, 以触手下的管足在水中走动。 一只很奇特的小海葵,是龙尾新纪录物种,ID未明。
日本绒螯蟹(Eriocheir japonicus De Haan)是大闸蟹的亲戚, 也是降海洄游型,平时生活于淡水河溪,,繁殖期便会到降海到河口浅海产卵。
在石滩海岸,常见到像曱甴的生物石滩潮线旁乱窜。 香港俗称水曱甴,不过牠们不是昆虫,和曱甴没有大关系, 也不太喜欢生活在水中...
黑夜。龙尾。潮退。潮池中仿似一片平静。静心观看,却原来是很多动物的活动场所,喧闹情度,犹如一个不夜城。
一只穿着深紫色盔甲的武士, 守衞著龙尾家园。 07年12月22日晚,香港自然生态论坛的龙尾战队第一次到龙尾作拍摄调查时。